,还没做到就地反击这么犀利,大多数时候会要周波控制下,他往往会把速度减慢,而就地反击对于攻守转换的要求非常高。
巴西教练组倒是喜笑颜开的接受了这个战术安排,马上开始乐呵呵的制定各种战术细化,他们大多是从事青训教练工作,没想到来了中国进入职业体系,现在还有机会去打世界性比赛,觉得很有趣很难得啊。
这就好比中国乒坛没法出头的省级甚至更低级别的运动员,到了外国轻而易举的进了国家队,说不定还有机会去打奥运会,那真是人生第二春的感觉。
其实这种极其强调工业化精准的战术,还真不是南美人的特长,但足球王国的人也不是白瞎的,他们大多拥有国际足联青训讲师证书,白浩南揽到职业教练组来的,多半都有欧美日国家讲学训练经验,对战术体系是很清楚的,再说还有之前的江州队训练打底呢,老董、泥鳅这些骨干也在队中,以他们为核心来围绕设计就好了。
球员们接下来的训练中略显吃惊,他们也识货,知道这个打法很累也很凶悍,国内不少俱乐部练起来不容易,打起来更磕磕绊绊,失败率比较高。
但这时候没人对训练计划提出异议,毕竟正式拿出来的战术图表都有七八十张,每个局部遇见什么样的情况,三四个人之间应该怎么站位跑位这都是有套路的,跟围棋打谱差不多。
细化到这种程度的教练组,就是有真材实料的干货,白浩南也频繁出现在晚间对抗训练中,这时候开始展现出他赖以成名起步的那招了。
不停换人上去调整位置,叮嘱下需要提高改善的细节在哪里,就是把整支队伍的零件拆开来一个个试,找出其中最佳的组合方式,而且哪些人稳定性更高,哪些人更容易和别人兼容,在这种调试下很容易见分晓,也确实需要他那种出色的观察复盘能力,但这会儿还不讲解。
就像他当初站在医科大的野球场上。
就这样,那个关于球员的投票就显得很明晰了。
训练场边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