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曹选走过笑问道:“延庆,船队可以继续南下吗?”
李延庆连忙给老丈人行礼问候,但不等李延庆回答,高俅便笑道:“船队可以继续南下,曹公放心,费弘不敢再闹事了。”
曹晟低声问李延庆,“费弘会不会在半路上继续拦截?”
李延庆摇了摇头,“童贯目的已经达到,再拦截也没有意义了,船队可以继续南下,不会再有问题了。”
曹晟吃了一惊,“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目的已经达到?”
李延庆苦笑一声,“你明天就知道了。”
曹选随即派人去城内把族人和船夫都找回来,船队继续连夜出发,李延庆则和高俅及曹晟返回了京城。
次日一早,赵佶和往常一样喝了一碗燕窝粥,又吃了两块点心,他白绸巾轻轻擦拭一下嘴角,放下绸巾才淡淡道:“说吧!什么事?”
赵佶是在问站在旁边的李彦,李彦虽然在内库上手脚不干净被赵佶冷落了好几年,但从今年开始,他重新得到了赵佶的器重,成为御书房的执笔宦官,替赵佶批阅奏折,权势又渐渐起来。
李彦小心翼翼取出一份奏折,呈给赵佶,“这是童太尉一早送来的奏折,弹劾高太尉以权济私,藐视圣意。”
赵佶笑了笑,这必然是童贯抓到了高俅的把柄,这两人斗来斗去,已经成了生死冤家,赵佶接过奏折看了看,是发生在昨天下午的时间,蔡州厢军指挥使费弘训练士兵时,在汴河上查获一支民船队,居然是宝妍斋的船队,而且是在替曹家向南方搬运财物,这严重违反了兵部的民船征集令和知政堂年初颁布的百官南迁禁令,费弘当即扣下这支船队,却引来曹驸马、李延庆和高俅的连续施压,逼迫费弘不得不退却。
赵佶将奏折看了两遍,便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宝妍斋的船队固然是替曹家运送财物不假,但费弘率军拦截船队也未必是巧合。
李彦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尽管他低着头,没有看赵佶的任何表情,但他心中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