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认出,确实是康王赵构的笔迹。
自从赵桓登基后,无论赵构、赵楷还是其他皇族都表现得十分沉默,几乎从不露面,赵桓的所有封赏中也都未涉及皇族,双方似乎都保持着某种默契,但李延庆知道,皇族之所以沉默,是因为赵桓对他的兄弟都安排了严密的监视,所以李延庆今天接到赵构的纸条,多多少少有些意外。
这时,外面有亲兵禀报:“启禀都统,孙相公来了!”
李延庆连忙收起纸条,迎了出去,在院门口迎面看见孙傅走了进来,李延庆笑着行礼道:“孙相公到来,延庆有失远迎!”
孙傅呵呵一笑,“是我来得唐突,应该是我抱歉才对。”
“孙相公不必客气,请进来坐!”
李延庆将孙傅请到官房隔壁的会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一名亲兵进来奉了茶。
孙傅也是赵桓的师父,在朝廷中属于中间派,和李纲最初的立场一致,主张可以与金国议和,但要保证大宋的利益,尤其不能割让土地,他和大学士何栗、枢密使高深一起成为中间派的三大支柱。
孙傅坐下对李延庆道:“今天一早官家已经正式批复了将士的赏赐军功册,从决定从江南东路和荆湖北路的官田中拨出十万顷上田奖励有功将士以及抚恤阵亡士兵,同时免赋税三年,由于朝廷财力拮据,又要面临大量募兵,实在拿不出金银钱帛作为赏赐,这一点请都统谅解。”
李延庆微微笑道:“以土地奖励军功之前已成为朝野及三军共识,只要朝廷能及时拨付奖赏土地,我没有意见。”
“多谢李都统理解,户部会很快拿出土地分割的具体方案,枢密院会在一个月内拨付到个人头上,各州县也会积极配合,保证土地赏赐顺利衔接,另外关于将官封升的方案还在讨论之中,大概会在十天之内出结果,请李都统转告各位将领稍安勿躁,朝廷会尽力保证公正公平。”
李延庆只是淡淡一笑,他原本的战功册报告只有一份,却被朝廷一拆为二,不用说他也能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