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成立了迁都转运司,全盘负责事宜,范致虚起身道:“具体迁都方案还在拟定之中,很快就会出来,微臣可以大致说说迁都步骤。”
大殿内安静下来,众人认真听取范致虚的报告。
“昨天我们向南方各州发布了船只征用令,要求各州百石以上船只都调往京城,目前从蔡、陈、颍三州已征集到八百余艘船只,正赶往京城,估计最后能征集到万余艘船,这是迁都运输的有力保障,到时商家和百姓南迁都可以租用官船,老人也可以乘船南下,这些我们会仔细安排,事实上,仅从东京迁都来考虑,事情并不算繁琐,从前年开始就出现了迁移潮,京城的豪门大户基本都已迁移完成,现在只是普通平民的迁移,难度要小得多,但如果考虑到大迁都,情况就复杂了。”
“请问范相公,大迁都是什么意思?”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范致虚轻轻叹了口气,“大迁都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包括开封府、洛阳府、京西北路、京东两路、淮南东路、河东路和陕西路,也就是整个黄河以南地区的汉人大撤退,可以参考西晋汉民南迁,这不是朝廷能控制,就像河北民众南逃一样,无法预料,也不可避免。”
“那南迁路上怎么安排?”赵构眉头一皱问道。
“启禀陛下,从昨天开始,五十万民众的疏散已经启动,但这次疏散和迁都结合起来,绝大部分民众都选择去长江以南,基本由沿途官府负责施粥施药赈济,我们动员了一千名太学生,还调动了五十余名官员,保证三条官道上,每十里就有一座施粥大棚,每二十里会有一座医药救护大帐。
至于民众南下后安置,主要放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以及江南西路,河东路百姓南撤安置在荆湖两路,陕西路百姓南撤安置在巴蜀地区,正如李太尉刚才所言,官府路上赈济只能延续半年,到冬天时截止,如果是以后数年间的南迁,官府就无法在路上照顾了,只能在安置上进行照顾。”
“那朝廷南迁是什么时候?”
“陛下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