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可以将一部分稍微偏远的土地先拍卖,划成一亩大小,土地价格可以稍微便宜一点,但每户人家最多只能买一亩地造屋,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花钱买地造房,这样至少可以分流三成的居民,剩下买不起土地的百姓,可以租公房。”
曹俨点点头,“卑职也是这样认为,帐篷承受不了这么多人口,必须要想办法分流,卖地是一个好办法,但具体怎么做,太尉有想法吗?”
李延庆用马鞭一指北面,“北城墙扩至宦塘河,官家已经同意了,可以先卖靠近宦城河那边的土地,然后用卖土地的钱来修建城墙,至于价格,可以参照附近县城的地价,比如余杭县,萧山县,比那边地价高三成即可,先卖三万亩。”
韦琎又道:“象刚才太尉所说,每户只能买一亩地,这里面就有很多空子可钻,有的大家族就会拆户,另外,很多非东京的居民也会参与买地,这就和朝廷的规定不符,卑职的意思是,是不是需要有所限制?另外,商铺又怎么算?很多商铺一亩地是不现实的,象酒馆、客栈,至少要两三亩地。”
李延庆摇了摇头,“买地不用管是哪里人,只要拿得出钱就行,另外每户人家限购一亩地,改成每户人家可以以平价购买一亩地,第二亩价格翻倍,但最多不能超过三亩,每户人数按照宣和六年的户部记录为准,临时拆户不予承认,至于沿街商铺暂时不出售,现在只卖住宅土地,售出土地后必须立刻造屋,若三个月后未竖大梁,官府有权将土地收回。”
“这个恐怕需要稍微测量后再分割土地,至少要十天时间准备。”
“准备时间没有问题,但可以把风先放出去,官府也可以先登记甄别,也可以先收五十两银子的定金,按照交钱顺序取号,先交钱者可优先挑选土地,然后用预收的银子着手修建城墙。”
众人又商量了片刻,最终定下了一个章程,由州衙牵头,联合县衙一起实施。
......
卖地的通报很快便贴满全城,钱塘县旧城的土地早已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