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只剩下秦桧一个大臣,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仿佛对杜充事件没有任何态度。
赵构负手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良久,他叹息一声道:“父皇若在临安,不知会不会对朕感到失望?”
秦桧微微笑道:“陛下,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需要谨慎处理。”
赵构一怔,回头问道:“秦爱卿此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岳飞率军出击必然是杜充的授意,甚至是逼迫,不管滑州防御使是不是杜充的女婿,杜充都有责任派兵去救援,他事后却把责任推给岳飞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退一万步说,不管岳飞是不是擅自出击,但作为最高指挥官,杜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道理!”
赵构点点头道:“那谨慎处理又是什么意思?”
“陛下,杜充是文官,并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他听说十万金兵杀来,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或许他认为汴梁确实保不住了,为保存实力率军撤退,在当时看是一个明智之举,只是因我们和杜充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安全的大后方,对杜充弃城南逃当然很愤怒,可如果守城的不是杜充,而是别的大臣,微臣相信结果还是一样。”
“其实朕也明白,当时的情况一定很混乱,城内的兵力空虚,岳飞情况不明,又有金兵十万大军杀至,他承受不住压力撤军也情有可原,但东京汴梁非常小可,朕把东京托付给他,可是他却他实在太让朕失望,太让朕愤怒了。”
“这就是微臣劝陛下谨慎的缘故,大家都知道当时情况守不住汴梁,但撤军后却受到朝廷严惩,微臣担心,以后恐怕就没有文官肯替陛下守城了,若把城池都交给武将,陛下放心吗?”
秦桧终于找到了替杜充脱罪的突破口,先承认杜充的责任,但又证明杜充情有可原,最后抛出杀手锏,你今天处理了杜充,以后哪个文官还敢替你卖命了。
赵构显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一下子愣住了,他沉思良久问道:“那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