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票,马县丞就算拉拢了姚学正也只有两票,马县丞便保持了沉默,目光复杂地望着李延庆。
李延庆便提笔一挥而就,将他写的《青玉案.修道》呈送给主审官。
“无为大道人难晓。只为工夫少。猛悟回光常返照。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尘垢频频扫。诸缘断处清怀抱。一点虚灵自耀。认得玄元清静道。百关调畅,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
众人一起高声夸赞,“好词!”
一声磬响,鹿山镇学堂率先拿下三分,几名汤北乡的士子传阅这首词,皆无言以对,比他们准备的《青玉案.清贫僧》确实要好得多。
主审官点点头道:“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词,确实不容易,看得出家学深厚,也罢,回头再与你细聊,该你们出题了。”
岳飞激动万分,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抛得无影无踪了,连忙低声道:“用你的方案吧!师父那边我们一起承担。”
李延庆缓缓点头,他昨晚苦思一夜,要想赢得今天的胜利,他们只能出奇兵了。
李延庆低声对王贵道:“阿贵,你出题吧!出杂考。”
今天他们都有表现,就剩王贵了。
王贵接过岳飞递给他的题封,站起身结结巴巴道:“我们第三题出杂考!”
汤北乡学堂几名学子不屑的撇撇嘴,杂考又能怎么样?李佑很平静,四年来还没有他答不上的题。
王贵抽出题念道:“我们出一上联,请你们对下联,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
李延庆写了上联送上去,这就是他的奇兵,用历史上的妙对来难倒对方。
本来他想的是‘烟沿檐烟燕眼’,可这个下联他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对出,若对方拒绝回答,他们就输了。
另外,他还考虑了‘烟锁池塘柳’,这也是千古绝对,而且他有下联,只是这实在不符合一个六岁孩子的水平,会露马脚的。
最好的题目看似平淡,却又不平常,他们这些学子也偶然能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