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枭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知县视察(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他们熟悉的声音。

    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师父姚鼎就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背着手,目光一如既往的严峻。

    李延庆连忙站起身,向师父行一礼道:“启禀师父,我们晨跑刚回来!”

    “晨跑锻炼无可厚非,但也不要像两条犬一样躺在官道上,让人看了笑话,丢鹿山学堂的脸!”

    王贵和汤怀已经狼狈地爬起身,垂手站在师父面前,姚鼎瞪了他们一眼,又问道:“岳飞呢?”

    “师父,我在这里!”

    岳飞已从官道对面跑过来,怀中抱着四只书袋,姚鼎对他道:“等会儿你和延庆来我房中一趟,我和你们再谈谈考试的事情。”

    岳飞和李延庆不一样,他是姚鼎的外孙,他的人生安排基本上就是由姚鼎决定,连岳飞的父亲也插手不了。

    岳飞和李延庆躬身道:“学生知道了!”

    “你们回去收拾一下吧!今天蒋知县要来孝和乡视察,估计也要来我们鹿山学堂,不过和你们关系不大,你们只管安心备考。”

    姚鼎说完,便转身向学堂走去,看得出他对知县到来很不上心,反正有人会很热心的准备,他就不用操心了。

    李大光一大早便带着百十名学子打扫学堂,他亲自蹲在学堂门口拔草,又用井水把石板小路冲洗得干干净净,他又派了八名学子站在路口,严禁小摊入内。

    在李大光的动员下,整个鹿山学堂放假半天,里里外外对学堂进行大扫除,准备迎接知县的到来。

    在被学子们称为‘白虎堂’的一间学房内,二十几名学子没有参加大扫除,他们依旧在埋头练字,再过九天他们就要面临县考,每个人都异常紧张,虽然考试并不难,但每年还是要淘汰掉一半学子,富家子弟还可以出钱读书,但贫寒子弟就没有选择了。

    在隔壁的姚鼎房间内,姚鼎缓缓对岳飞道:“你的学识水平比延庆差一点,直接去考发解试不现实,不过你考州学已经足够了,我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岳飞低头道:“学生也想和延庆一样在县学读一年,然后年底参加州学考试。”

    大宋入仕为官有两条途径,一个是科举途径,另一个便是太学途径,相对而言,科举途径太艰难,而太学途径就容易得多。

    尤其王安石颁布太学三舍法后,地方州学都已推广三舍法,州学是进入太学读书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县学又是升入州学的必经途径,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教育体系。

    当然,两条途径又是相互相通,太学可以去考科举省试,同样,如果发解试考上也可以去申请读太学。

    姚鼎综合两人的水平,决定让李延庆走科举路线,而让岳飞走太学路线,既然岳飞已表态愿意读州学,姚鼎便不在小节上约束岳飞了。

    姚鼎笑道:“这也可以,去年县学士子参加发解试全军覆灭后,全部都转战去考州学了,居然有六成学子考上,相信你只要苦读一年,也有机会考上州学。”

    岳飞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师父成全!”

    姚鼎笑了笑,又对旁边李延庆道:“我昨天得到一个消息,汤北乡学堂也有两名和你们一样的学子,准备今年就参加发解试了。”

    “师父,其中一人是不是叫张显?”李延庆对五年前童子会的一幕记忆犹新。

    “好像是!”

    姚鼎又叹了口气,“我能理解优秀学子为什么都不太愿意去县学读书了,去年州考,汤阴县士子居然全军覆灭,没有一个考上举人,这绝不是偶然,新知县粗暴干涉县学,恶果已经逐步显现,我原本想让你们去县学再读两年,现在我也改变主意了,你们今年年底就去安阳县参加考试吧!一个考科举,一个考州学。”

    李延庆和岳飞迅速交换一个眼色,两人都露出欣喜之色,师父终于想通了。

    姚鼎捋着短须又对李延庆微微笑道:“而且发解试也不象从前那样难考了,甚至进士也比以前容易,从前省试每年最多只能考上百余人,可去年居然录取了六百七十名进士,省试放宽难度,解试也一样,所以我对你有信心。”

    “师父,学生还有哪些不足?”李延庆又问道。

    姚鼎沉吟一下说:“我这几年就是按照进士考的科目来教你,发解试也在这个范围内,无论三经新义、兼经、策或者论,你的基础都很扎实,但你们在实践方面还差一点,岳飞也是一样,就算考州学也要多做题。”

    姚鼎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这才继续道:“建议你们多看看以前的考试题目,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