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枭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学来函(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虽然蔡京说得很含糊,但秦桧已经从张邦昌那里了解到了具体情况,他知道蔡京在担心什么,这两天他也专门考虑过这件事,心中多少有了一旦应对之策,秦桧不慌不忙回答道:“下官觉得既然有士子无心学业,那也不必在太学读下去,去他该去的地方就是了。”

    蔡京顿时有了兴趣,立刻追问道:“那你具体怎么做呢?“

    “下官会针对他们进行一些专门的考试,不合格的士子,自然就请他去别处高就,不用留在太学。”

    虽然秦桧的方案不是太让蔡京满意,有点笼统,比如他怎么知道谁暗中效忠了童贯,这种事情不会写在脸上,光靠考试可分辨不出来。

    不过秦桧这种强硬的态度却让蔡京很欣赏,他点了点头,对秦桧道:“太学的整顿首先就应‘严’字当头,不合适的太学生应该坚决淘汰,比如像那种沉溺骑射,号称天下骑射第一的太学生,他应该去武学,而不应留在太学,这样吧!我给你三个月时间,暂任太学学正之位,如果太学的整顿让我满意,那我就正式委任你为太学学正,同时兼任国子监博士,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秦桧激动万分,跪下痛哭流涕道:“相国知遇之恩,秦桧将铭记于心!”

    李延庆已经在家乡呆了一个半月,父亲李大器在李延庆回乡的第二天便将几大箱书雇船送回了老宅,使李延庆在家中能全力以赴的备考科举。

    事实上,经过整整一年多的潜心苦读,他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他从前世带来的高效学习方法使他这一年进步极大,相比解试时又更上了一个台阶,他信心百倍,等待着科举的到来。

    清晨,在屋后的树林内,李延庆正默默背诵着他整理的三百多首南宋以后的诗词,他无心将这些诗占为己有,但为了应对科举,他必须有所准备。

    写诗是他最大的弱项,他写的诗虽然也比较工整,但无论文采和立意都过于普通,要想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还是远远不够,无奈之下,他只能再借鉴前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