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了!”
“多谢贤弟理解,以后咱们还得多多关照。”
这时,李延庆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如果兄长得授官,有想过去哪里吗?”
“没有,这种事我当然身不由己。”
“有了高家就不一样了,我们汤阴县尉一直空缺,可以请高家替兄长争取,而蒋知县已经在汤阴做了很长时间了,再过两年他就该离任,知县的位子不就空出来了吗?”
汤阴县已经被蒋大道搞得乌烟瘴气,李延庆才不希望又去一个郑胖子,他希望周春能到自己家乡做官,把汤阴县的混乱局面扭转回来。
周春也颇为心动,衣锦还乡是每个人的梦想,他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去相州为官,便于照顾自己的父母弟妹,这件事倒可以和老丈人商量一下。
李延庆决定再好好拉拢一下周春,他将周春带到一边,低声道:“我昨天仔细研究了天子登基以来每一次殿试的考题,我发现他其实是策、赋、诗、词四样轮流转换,考策赋时,时间是一个半时辰,考诗词时,时间是一个时辰,昨天主考官已经泄露时间是一个时辰,那么明天的殿试肯定是考诗词。”
周春心中顿时一阵激动,这个情报太重要了,他也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上次殿试考的诗啊!”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那么明天十有八九是考词。”
“那我得好好准备一下。”
李延庆拍拍他胳膊,意味深长道:“殿试一共只录取二十人,僧多粥少,周兄沉默才是金啊!”
周春默默点头,他明白李延庆的意思,不要去岳麓书院同窗中宣扬这件事。
........
一夜无话,次日五更时分,所有的士子都起床了,大家在贡院集中吃早饭,然后收拾一刻钟,所有人在贡院大门前列队,步行前往大内皇宫。
天还没有亮,内城御街上出现一支由五百八十余人组成士子队伍,正快步向皇宫方向而去。
二十几名考官也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