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清隐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23 虐杀俘虏(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梅勒嘴里的神射手,在肖乐天嘴里叫做狙击手,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但是在十九世纪狙击手这个单词是不存在的。

    其实在十七世纪,当精密的光学仪器被发明出來之后,人类就已经尝试过和枪械连接在一起,组成能够精密射击的武器。

    但是由于那时候的武器都是前装的滑膛枪,你瞄的再准也沒用,瞄准了不代表子弹也会走直线,所以二百年间该项技术并沒有得到什么人关注。

    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些聪明的美国军人才开始进行一些枪械的小改装,他们用浸满油脂的鹿皮包裹住弹丸,然后进行长久的潜伏和远距离的狙击,成功的在三百米以上的距离外,击毙多名英军高官。

    那时候甚至有一个新的英文单词來形容这批神出鬼沒的神枪手,夏普的射手们(sharshooters),而到了美国内战时期,这种精准射击的研究开始系统化,这时候又有了另一个名词,带面具的人(arkan)。

    这个单词的由來,就体现了狙击手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长时期的潜伏,枪托紧贴着自己的脸腮,所以神射手一般都要戴头套,这就是一种保护。

    而直到二战,这两个单词才汇合成一个英文单词,snier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手了。

    在肖乐天的记忆力,德国的光学仪器那是世界驰名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就已经开始组建秘密的狙击手部队,协约国在战场上很是吃了个暗亏,事实证明光学仪器和线膛枪的配合那简直堪称完美组合,四百米的距离内只要有狙击手存在,所有的协约国军官都不敢把脑袋冒出战壕。

    肖乐天不可能忽略了这种成本低廉效果又好的大杀器啊,线膛枪他有,光学仪器可以先从美国进口,等以后再买德国货,剩下的工作就是挑选心理素质过硬的士兵训练呗。

    在肖乐天的计划中,舍得一人身上浪费十万发子弹,什么样的好射手训练不出來呢,要不是因为狙击手部队组成的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