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江纵横之198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零七章 【李超人“重现江湖”】(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在九龙仓之战中的胜者,不是失去了九龙仓的怡和集团,也不是得到了九龙仓的包船王。

    舆论皆说,和黄一役,李嘉成的收获最大。

    其一,李嘉成成全包玉钢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块瘦肉。

    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了个平手。

    反之,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

    身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公司“归顺”的历史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不合,他们正祈盼出现“明主”,力挽颓势,使和黄彻底摆脱危机。

    其二,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

    在李嘉成吸纳九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粥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这对李嘉成来说,不啻是个福音。长实财力不足,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成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

    为达到目的,李嘉诚停止收购九仓股的行动,以获汇丰的好感。

    李嘉成卖了汇丰一份人情,那么,信誉卓著的汇丰必会回报—还其人情,这份人情,是否是和黄股票,李嘉成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1000万股九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9000万股和黄股的回报。

    最终,一石三鸟,既获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和黄一役,与九仓一役有很大不同,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重锤出击,没有硝烟弥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