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的是,对于一个新闻来说,尤其讲究它的时效性的,一旦它的时间点过去了,那么人人都知道了,你再去报道,这又有意义呢。
这个原因,其实也是在二十一世纪,纸质报纸逐渐退出了世人的视野,貌似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的根本缘故。
得益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
一旦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发生了大事件,都不用一年,一个月,甚至是一天,一个小时......
或许,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几秒钟,这个大事件,就足以传播遍了整个世界了,这个就是时效性。
刷刷电脑,刷刷手机,就可以真正的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
报纸.........
等到它第二天,甚至是过几天刊登了这个所谓的“大事件”的时候,前者早就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了,还需要它来报道?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着这么一句话——入乡随俗。
在香江这块充满了自己的独特特点的的地区,这些《泰晤士报》《太阳报》《世界报》.....也是跟着香江百姓的口味走的。
香江的人们,百姓们喜欢些什么,他们也就报道些什么。
而显然,在这两年来,香江人们的口味,就一直没有怎么变过,“新闻制造机”,并不是什么吹嘘出来的。
莫轩,“莫财神”,就一直是他们的“口味”。
因此,熟悉香江人们尿性的西方英文报纸们,在这两年当中,就从来没有断过对“莫财神”的关注。
当然,对于莫轩的报道......
这一方面嘛,的确是因为他,符合“香江人们”的价值观,符合他们的“口味”,是他们的刺激点。
另外一方面,奇迹,不分国界,肤色。
以“莫财神”,这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在“香江商业史”上创造的奇迹,就算是在他们西方,也绝对是绝无仅有,头一份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