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马前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翁婿(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亏空

    田汾一直不太明白明国朝廷是怎么做到那样一种境地的,对于田汾来说,国库常年空虚不已,朝廷不得不大举借债来渡日这种治国行为,在他看来,这会导致国政的紊乱,政令的不通,但偏生,明人却偏偏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愈来愈兴旺

    年年还旧债,借新债,他们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财政体系崩溃

    秦风凝聚人心的手段,让人心惊,农民的税赋低得惊人,更是取消了徭役,但凡需要征用百姓的地方,都是官府拿钱买单,田汾作为首辅,很清楚一年之中,这些徭役需要多少人力物力,这是一笔财政不能承受之重,明国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叹了一口气,从马车的暗格里摸出曹云笔记的抄本,翻到其中一页,再一次地阅讯起其中被自己划上重点的一章

    “农人为国家根本,明人对于农人征收赋税极低,而对商税征收极高,其采用的税制,让所有商业行为极乎无所遁形,秦风尝言,农为根本腹心,商为手足骨架,缺一不可,重农,兴商稳固农人的基础之上,明朝廷采用多种手段广开财源,为商人创造各种赚钱机会,在我大齐,由朝廷一手包办的很多事务,全都交给了商人来完成,看似朝廷损失了不少,但却极大地稳固了商人阶层,使得商人虽然承担重税,却仍然有大量利润可期”

    合上笔记,田汾有了许多的明悟,若欲取之,必先与之,明人的这个办法,未来大齐也是可以借用的在大齐,很多有朝廷专卖的东西,以往看起来收益还不错,但与明人在这些方面的收益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了要知道,齐国的人丁可比明国要多得太多,按理说大齐的收益应当比明国人高出不知凡凡的

    更不要说,在大明,这些东西,还是由商人来进行买卖的商人逐利,如果没有利润,他们岂会接手?在商人赚了一笔之后,他们还有这样的收益,那大齐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钱去了哪里?这还用问吗?

    他啪的一声合上了笔记

    马车也在这个时候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