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看来,改朝换代,灭国之战这样的大的历史事件之中,正是他们获得好处的大好时机。
不过他们显然不太了解大明的一贯政策。
大明帝国从根子上就厌恶这种地方豪族。大族在明国有吗?当然有,不过都是经商致富,这些人现在的命根儿被大明朝廷牢牢地握在手中,真敢有什么想法的话,把他们连根拔起都不需要惊动皇帝,地方之上一负责刑名的官员就可以这么干≥然现在这些人已经意识到了为自己争取更高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迫切性,但在可预见的将来,他们的这一希望将会是漫长的一条道路。
大明不给那些地方豪族掌握土地,乡民的机会,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户,严禁土地的兼并,就是要打散地方上的抱团行为,皇权不下乡在大明是根本行不通的,一项政令从越京城的最高机构签署下来,用不了多少天,大明连那些犄角旮旯偏僻得不得的了村庄里都会贴上这样的公文,将朝廷的政令传达到每个人的头脑里。
不识字?不要紧,大明礼部尚书萧华萧老大人这些年来就没干别的,基本上就在为他的村村有学堂,家家有读书人而奋斗着,这个目标不是想培养精英,准确地来说,就是一个最低级的扫盲而已。现在的萧老大人秉承着广种闭的念头,大面积的洒下种子,总是会有人尖儿冒出来的。
大人或者不识字的多,但孩童不识字的在大明特别是大明本土可就真不多了。这种扫盲的好处,就是能让最底层的百姓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国家对他们的基本政策。
大明所有的策略,到最后都是指向一个目标,高度的中央集权,让地方上根本没有与中央讨价还价的本钱。
现在像刑州地方豪族这样干,完全就是不了解大明的基本政策,他们基于对待楚国朝廷的经验,期盼在明国的统治之下仍然能获得像以前那般一样的特权,这个想法儿从根儿上就错了。
所有人都知道明国灭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总是有那些一些人,想在这样的一场大变革中捞到足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