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上学,毕业之后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就不能以老爹的意志为转移了,他必须为自己的后半生找到一个营生,不敢说一辈子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吧,也得能自己养活自己,然后才有资格去谈什么梦想、理想之类的事情。
洪涛打小就比较独立也比较自我,凡是他认定的东西,不管对错,也不管家长同意不同意,都必须去试试。撞得头破血流是自己本事不济,不去做哪儿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呢。而且洪涛坚定的认为自己必须尽快独立生活,只要还向父母伸手要钱花,那就根本谈不上人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即便是父母,那也是别人的,一旦碰上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说起话来都不硬气,自己人生自己做主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他的选择速度很快,大一第一学期他就找到了一个比较喜欢的东西,那就是调音师和录音师工作。这个玩意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太特殊的,但是放在九十年代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洪涛头一次接触这玩意还是在父亲的学校里,不是实验室也不是课堂,而是外教住的公寓。
那时候为了照顾外籍教师的生活,大学里一般都是给外教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住宿区,和教学区、中国教师宿舍区分开。这些老外喜好非常广泛,虽然有些东西在这时候的中国玩不了,但他们还是尽其所能的把很多新鲜玩意从国外带了进来。上班的时候人模狗样,下班一回到宿舍区里就原形毕露了,一个个要多不正经有多不正经,玩啥的都有。
调音师这个名称洪涛就是在这里头一次听说的,当时他才上高二。至于说他是如何进入独立管理的外教住宿区的,问这个问题都多余!做为一个本地孩子,还是从小就调皮捣蛋的胡同串子,进中南海那是吹牛逼,但进个学校里的外教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门口那两个看门大爷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洪涛从面前走过,不光没阻拦,还点头问好呢。
具体办法非常简单,洪涛只需要穿上一身外国牌子的运动服,然后在校园里随便找一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