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醒细无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15章 美丽的国度(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宜的也得几欧元一个。太奢侈了,住这么好的房子、戴这么贵的首饰,牛羊肉和牛奶得卖多少钱一斤?

    真不贵,洪涛在进入因特拉肯之前路过了一个大超市,特意进去转了转,结果发现这里的物价只比德国略微贵二个点左右。

    三百克生牛排卖七法郎、一公斤西红柿不到五法郎、黄瓜七块多、一瓶二点五升的大可乐一点四法郎、红白葡萄酒的价格从几法郎到二十多法郎都有。

    最便宜的就是牛奶,低的有点吓人。一升的价格只有半法郎左右,买大包装的还便宜。而五百毫升依云矿泉水还八毛多一瓶呢,合算喝牛奶比喝水还便宜。

    这时候瑞士法郎对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是一比七多点,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确实不太便宜。可瑞士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已经突破了十万瑞士法郎,也就是说他们的家庭收入每月有七八千瑞士法郎。

    试想一下,假如夫妻俩生活在京城,月收入八千块,花七块钱买一份生牛排吃、来一斤两块多钱的西红柿、喝着十块钱一瓶的葡萄酒、一摸兜掏出几个钢镚就可以买一升牛奶回家,贵吗?

    除了环境、居住条件、物价之外,洪涛还体会到了瑞士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有点排外!不是歧视华人,而是不太欢迎任何外国人。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洪涛这一路和不少瑞士普通人有过交集,问路、吃饭、加油、购物,凡是能唠叨几句的机会他都不放过,最终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论据之一,瑞士人很自我,他们既不加入北约、也不和欧盟一起玩,虽然算申根协议国,却还坚持使用瑞士法郎。

    倒不是说不能使用欧元,而是找给你的零钱都是瑞士法郎。这对游客来讲是很麻烦的事儿,除非是单独到瑞士旅游的,否则弄一堆瑞士法郎到了别的国家根本花不出去。

    论据之二,普通的瑞士人从服务员到警察对旅游者都没有任何照顾之处,从骨子里透着那么不太待见的意思。

    有时候洪涛甚至能读懂他们眼中的神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