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三章 好得让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机会(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有楼价不怕炒的高,总会有人接盘(结果回归的那一年,亚洲金融危机抢先上演,内地没多少人去接盘,那些打着如意算盘的,也可以说是很悲催了……)。

    但香港也不是人人都有钱,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很多港人开始外溢,他们流出地的首选,是离香港最近,也是最像香港的地方:深圳特区,也就是关内。

    举例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当时,香港龙珠花园10000元平,而深圳关内,只有2000!

    还有比这更白菜价的吗?

    这带来了深圳房地产第一波行情,然后,到了我们都知道的03年。

    03年,受非典影响,深圳地产受到重创。

    为了卖楼,当时的中介公司采取了很多方法,通用的方式是负首付。

    举例说明,关外一套90平左右的三房,一共22万,但你最后能贷出了27万,多出的5万是装修款。

    就是买这么一套房子,你出个几千块的定金意思一下就成,剩下的钱银行都给你拿。

    非典的余波,影响久远,直到去年,才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03年之前,关内的均价能达到4000,06年的时候,也只在6000+,但去年,受股市暴涨,以及奥运,以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缘故,关内均价直接到了12500,而最高价已经飙到了17500元!

    一年之内跳涨了超过50!

    在本地起家,此时已经功成名就,但后来上娱乐版更多的地产界王大佬很良心的说,“老百姓已经买不起房了,”

    还说房价再涨就会出事,并提出了拐点论,还让自己的公司率先在全国降价——结果他成了众矢之的,政府不喜欢他,同行不喜欢他,那些有房的和炒房的,也不喜欢他。

    在民间对此还不确定的时候,去年7月份,首都大学的经济学家徐滇庆,在报纸上放话: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犹如大江东去,绝对不是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