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5/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键的几个人肯定不会同意,比如集团各股东和董事长。

    比如,他说,专业的工作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还要有专业的工具辅助。比如卸货,都是公司所有员工下班后一起干,他提出,这是对专业人才的浪费,有这个时间,大家多联系联系客户,可以创造更大的效益。万一有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受伤,那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所以,或者把这项工作外包,交给专业的公司,或者公司新成立一个部门,并配齐专业的叉车升降机等。

    再有,办公软硬件配置不到位,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资金周转,如果软硬件到位,处理同样的工作,会只用原来60的时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公司的库存会维持在理想的水平,节约极大的财务成本。

    冯一平和肖志杰当时看到,台上的总经理是低着头记笔记,但满脸苦色。他八九正在腹诽,“您老人家究竟是来帮我解决问题的呢,还是来砸场子的?”

    因为按他所说的,不说卸货那一块会增加多大成本,单就购置办公软硬件,就是把公司的注册资金全部花完了,估计还不够。

    随着这位副总裁在集团下面一个接一个的公司调研,一个接一个的解决方案出台,他也很快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不能说他提的解决方法不对,都是对的,但那要放在欧美或者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是不符合当时我国的现实国情。

    冯一平有个客户,办了一个厂,生产服装机械,为了拓展业务,高薪聘请了一个名牌大学的市场管理系的高材生。因为是小厂,业务都是老板负责,大学生来后,还是老板自己开着桑塔纳带着他去跑业务。

    那个时候创业的人,还没有养成从头到脚一身奢侈品的习惯,老板的穿着和大学生差不多,大学生高高挑挑,白白净净的,形象反倒比有些黑有些瘦的老板要好。

    所以好多次,到了联系好的企业,那些负责人都把从副驾下来的大学生当老板,热情的上去迎接,倒把真正老板当成司机。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