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仓县。同九年分别编入东部之大分县及西部之福冈県。
丰後国:属西海道,俗称丰後、丰州。石高约42万石(庆长时)。现在大分县之大部分。古代与丰後国合称丰国,文武天皇分为豊前、豊後两国,自成一国。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分置为臼杵、杵筑等七县;同九年统合为大分县。
筑前国:属西海道,俗称筑前,古称筑紫前。石高约33万石(庆长时)。现在福冈县西北部。古代筑紫国之一部,古代大陆文化流入、国防上之要地。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筑紫国两分後,自成一国;同时乃管辖西海道诸国之大宰府设置之地。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黒田、秋月两县,同年合并为福冈县。
筑後国:属西海道,俗称筑後,古称筑紫後。石高约27万石(庆长时)。现在福冈县南部。古代筑紫国之一部,文武天皇二年(698)把筑紫国两分後,自成一国。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分置久留米、柳川、三池三县,曾改名三潴县,同九年编入福冈县之一部。
肥後国:属西海道,俗称肥後,石高约34万石(庆长时)。现在之熊本县全境,古代火(肥)国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说持统天皇十年(696)),分为肥前国、肥後国两国後自成一国。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分置熊本、人吉两县,明治九年合为熊本县。
肥前国:属西海道,俗称肥前,石高约22万石(庆长时)。现在之佐贺县及长崎县全境,古代火(肥)国之一部。大化改新後(有说持统天皇十年(696)),分为肥前国、肥後国两国後自成一国。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分置佐贺、长崎两县。
日向国:属西海道,俗称日州、向州,石高约17万石(庆长时)。现在之宫崎县全境。古代袭国之一部分,占九州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和铜六年(713)分设大隅国後立一国。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後分置美津、都城两县,明治六年合为宫崎县。
大隅国:属西海道,俗称隅州,石高约18万石(庆长时)。现在之鹿儿岛县东
-->>(第9/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