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连襟,而其岳父宇多赖忠也是秀保麾下家臣,更是不想三方起冲突,因此,务必与我保持一致立场,以免生灵涂炭,亲友相残。”秀保说得大义凛然,可他内心的想法却很是狡猾,真田家的人们都会记住三场战役,分别是两次上田原之战以及大坂之战,其中发生在关原之战期间的第二次上田原之战更是为真田家打响了名堂,两千军势将德川秀忠的三万八千大军死死拖在上田原下,使之没能赶上关原的决战。虽说西军最终战败,但真田昌幸的威名却未被埋没,秀保明白,此番有德川家康在其间添油加醋,终将和上杉家一战,而中山道、东海道两路出兵乃是最为稳妥的路线,扼守信州要冲的真田昌幸自是不可或缺的伙伴,拉拢他便是控制了北信浓,控制了北信浓便是稳定了中山道,即便不会发生历史上的上田原之战,有真田这只老狐狸在,将山田原作为粮草补给站也绝对是不二的选择。
至于用十二万石知行来收买真田昌幸,实属无奈之举,石田三成目前仅仅算是保持中立,而他的长子又是铁了心支持德川家康,唯有更大的利益才能让这只表里比兴的老狐狸支持自己,而北信浓则是很好的肥肉,对于一直想统一北信浓的真田三代来说,这个筹码确实是正中下怀,秀保相信,在如此巨大利益面前,真田昌幸绝对会做出最为“明智”的抉择。
对于甲信上野一带的大名情况,秀保心中大致有了底,除了那些小大名,像也就只有信浓的石川康长(德川旧臣,松本十万石)倾向德川家,其他几家包括川中岛的蒲生家(川中岛十二万石、下野壬生十一万石)、甲斐的浅野家(二十四万石)、上野的福岛家(箕轮二十八万石)以及池田家(馆林十八万石)都已经站在秀保麾下,出兵中山道应该算是安全的。
其实秀保这次招四位上忍前来,最主要是想知道东北其他大名的动向,特别是伊达政宗和南部信直,一个是知行五十八万、东北实力第二强的大名,另一个是知行十万,但是在陆奥出羽有相当威望的传统强族,这两家的走向直接决定了对上杉家的合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