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丰臣遗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〇一章 贻误战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目光暂且转回北陆,四月初三,也就是天野元政抵达伏见的同一天,前田利政率二万大军,自金泽城出阵,由于小松城城防坚固难以攻取,前田军特意绕路,于四月初五布阵在松山城,意在攻打孤城大圣寺,之后切断越前与丹羽长重的联系进而逼降丹羽氏。而大圣寺城主山口正弘正焦急等待小松城主丹羽长重的救援,然而除了最开始的两千援军外便再没有军势到来。

    第二天,前田利政遣九里九郎兵卫、村井久左卫门为使,劝告大圣寺城降伏,死守城中的山口父子当即拒绝,利长无奈之下开始攻城。山口正弘的儿子右京亮修弘在途中布下伏兵,却被前田军的先锋山崎长德发现,战斗的大幕就此拉开。

    山崎长德发动进攻之后,长连龙也很快加入了战斗,一场激战就此展开。战斗期间,山口修弘指挥不当,被前田军铁炮部队打散了阵形,在损失近千军势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入城中,伏击战也转变为了攻城战。

    最初,大圣寺守军在前田大军前毫无惧色,作战相当果敢顽强。但是,前田军人多势众,与守军士气高涨相较,还是更占据优势。两万对三千,有谁能抵挡得住?

    强攻三日后,山口正弘不得已在塀上表示愿意降伏,但前田利政以他“未尽早归降”为由断然拒绝,当天正午,前田军攻入了城内。负责外丸防守的山口右修弘战至力竭,在山崎长德阵前自报名号后拔刀自杀。山口正弘却不甘心,一直到次日清晨本丸被攻破后方才自刃。自此,大圣寺城遂被攻落。山口父子的遗骸被前田利政葬在城麓福田桥侧,并且石碑作传;山口正弘次子山口弘定则逃出生天,在数名家臣的护卫下前往近江佐和山城寻求石田三成的庇护。

    此后前田利政见越前势弱,便改变计划南下侵入越前,丸冈城主青山宗胜仓促应战,四月十二日,青山宗胜弹尽粮绝被迫向前田军请和,前田利政在城内稍做休息便准备一举拿下丹羽长重之弟长正的胜山城,只要攻下胜山,便能与大野郡的织田秀雄会师,与美浓的织田秀信连成一片,进而联合御东山城将西美浓、东近江分割包围,从而将该地亲德川的小大名一一歼灭。

    然而就在战事进展顺利之时,前田利政突然收到急报,得知伏见沦陷,毛利大军正进军御东山,城代小笠原隆清恳请利政速速支援。情急之下,前田利政只好将攻打胜山城的任务交给了织田秀雄,自己则率领两万军士南下,沿北陆道进军畿内。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大军尚未抵达北庄城,却收到了来自金泽城的急报,说是丹羽长重于四月十三出兵乘虚攻打金泽,而金泽城内防守空虚,难以抵挡。这突如其来的军情让前田利政陷入两难境地,是南下支援御东山,对决毛利军平定畿内,还是回师加贺先消灭丹羽氏再行南下,身在越前的前田利政一时拿不定主意,反而因此延误了两天时间,最终在家老长连龙的力争下前田利政决定返回金泽城。

    从四月初七收到山口父子的求援信,到四月十三丹羽长重发兵,整整过去了六天,小松城与大圣寺相隔不远,急行军只需一日半,可丹羽氏却放弃了支援大圣寺的初衷,任由山口父子兵败自尽、青山宗胜开城投降。这在外人看来是力求自保的缘故,可实际上乃是丹羽家中分歧所致。

    丹羽长重为了恢复家业,孤注一掷站在德川家康一边,虽然获得了丹羽一族的支持,却遭到了以江口正吉为首的家老的反对。家老们认为如今天下已经难有撼动丰臣氏的力量存在,浩浩荡荡的十五万会津讨伐军便是证明,内府即便再强,最多也不过八万军势,加上上杉军不足十一万,况且上杉北有最上、伊达虎视眈眈,周边还有宇都宫、蒲生、池田、浅野这些强力大名监视,这些大名的军势可是不包括在十五万人中啊,也就是说,整个关东,是德川、上杉的十万人对抗拥有大义名分的秀保率领的近二十万人,结果可想而知。

    丹羽氏即便在北陆和前田军形成对峙之势,也根本不能影响关东的大局,到时候讨灭了德川上杉两家,秀保掉转头来便能将丹羽氏从日本抹杀掉,相较于德川家康的承诺,保存家名岂不是更实际些?

    然而亲德川派的丹羽长正却对家老们的谏言不以为然,他向丹羽长重说道:“内府已经告知本家,右府的讨伐军中的部分大名暗地里已经与内府达成默契,一旦开战,这些大名便会见机反戈,到那时讨伐军便会乱作一团,内府和会津中纳言便可乘机突入军中直取右府首级,擒贼先擒王右府一死,这些乌和之众还不是束手就擒?况且如今安艺中纳言已经上洛,伏见也已被攻下,只要能拖住前田军,为毛利军争取时间,待其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