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德川家康的这番话,本多正信沉默了良久,他心中虽有百般的不愿意,可在家康面前只有服从,加之丰臣军对关东德川领的进攻日趋猛烈,玉绳城的家眷生死未卜,想到这,他终究点了点头,对德川家康说道:“主公啊,臣跟随您征战至今,未有一天不盼望您能一统天下,成为信长公、太阁殿下那样的霸主啊,万万没想到,中间竟蹦出右府这样一个家伙,臣实在是不甘心!可事已至此,您的话臣听明白了,就是不知此番向右府投降,是请哪位大人出马,以及本家是否有条件要顺带提出?”
“所谓的‘天下人’又不是论资排辈,谁说信长公、太阁之后便是我德川家康了?说实话,右府阅历浅,能力也不及老夫,甚至说都不一定比得上你,可他毕竟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啊……更重要的是,他善于用人,这一点,老夫不得不服。有时候,一家之中,并非家督才是最强者,只要他能很好地发挥家臣的特长,维护家中的团结,那么这一门绝不会平庸无为。这一点,你我都要清楚。”
“至于派谁去、提什么条件,正信,方才我分析了这么久,难道你还没领会么?又或者,你还是想试探老夫的决心?”德川家康平静地说道。
“臣万万不敢!”本多正信急忙伏下身子,向德川家康请罪道:“只是您没点名,臣实在不敢擅自揣测。”
“成王败寇,与其坐等大军齐聚箕轮城下,倒不如老夫亲自前往沼田城觐见右府,各军的大将都随我一道前去,平八郎和康政那边我会去跟他们说明的,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到时候,箕轮城就暂时交由你负责了,越是此时,越不能出岔子,指不定有多少人想趁机煽动右府强攻箕轮城,将我德川一门尽数屠尽呢。”
“那条件呢,就这么投降了?若是让底下的将士们知道,不知会作何感想……”本多正信不甘心地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不同于小牧长久手之战,本家此时已经没有谈判的资本了,要说有,也就是箕轮和江户的兵士性命,可你觉得那些家伙会有妇人之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