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你的意思,本家第一,上杉氏第二咯?”德川家康问道。
榊原康政郑重地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上杉氏即便最后不投降,造成的影响也是排在本家之后,毕竟实力差距显而易见。至于田中氏…”榊原康政望了望坐在对面的田中吉政,不屑地说道:“这家伙怎能和两大老相提并论,其实也怪他命不好,若是一开始便坚定站在右府一边,现在的位次兴许还要往前挪不少呢,可在若松城外他一反再反,虽说最终获得了右府的宽恕,但看他现在的位次,应该也不能本领安堵了。”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德川家康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没错,我们三家都是败军之将,按照造成的影响来说,本家第一,上杉氏第二,由于土佐守溺死,田中氏勉强可算是第三。可是你看,这和当前的座次对应么?且田中家都被允许携一名家臣出席,为何单单上杉家孤身一人?”
“也许是右府厌恶山城守吧?”榊原康政考虑道:“不论是之前的《直江状》,还是后来唆使中纳言拒绝议和,都是和山城守有关,右府厌恶他不让他进场也是情理之中。”
“这并非主因,但却是右府想给我们看到的,他当着众人的面,派人在门口阻挡山城守进场想必也是有意为之。在老夫看来,他就是想造成这种自己厌恶山城守的假象。”德川家康分析道别:“这应该是为战后的处置做准备吧。”
“主公的意思臣似乎有点理解了,”榊原康政试探性地问道:“您是觉得右府有意想制造这种和山城守对立的紧张局势,以便回京后‘自然’地将其除去?”
“没错,就是想‘自然’地将他除去,”德川家康笑了笑道:“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若老夫没猜错,他是右府是想借此机会将中纳言起兵的罪责都推到山城守身上去,有了现在这种对立情绪,到时候如何严厉处置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臣不明白,右府为何要保中纳言,而他允许臣陪同您出席的目的又是为何?”榊原康政对家康的这番话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