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联系的,且除了细川忠兴,其他三家也都是两头下注,别看他们现在傲居前二十,真要回大坂进行总评定,是福是祸就真的难说了。
因此,这些大名也和黑田长政抱有同样想法,希望能不经评定,直接在这里便将德川家康处决,以免他在回大坂后作出鱼死网破的抉择,从而牵连本家。
不过他们也不是傻瓜,在席上提出严惩德川家康的意见虽然能给秀保施加一定压力,但结果却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大家群起呼应,秀保被迫将家康定性为谋逆,将其暂时扣押(只要定了性,这些家伙就能效仿毛利胜信,将家康带出牢房,杀人灭口)或是直接处决;另一种就是引发秀保不满,非但不会对家康造成影响,反而削弱自己在秀保心中的形象,这对战后处置来说毫无裨益。
权衡再三,这些大名都决定寻觅个“替死鬼”,即让那些都家康心有不满的家伙站出来,让他们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便是所谓的“借刀杀人”。没曾想,这几个大名的席位都不太好,且不说黑田长政,岛津义弘的左侧是结城秀康,右侧是藤堂高虎,坐在这种位置,恐怕沉默都比蓄意挑拨要好得多吧。
真壁氏干此前与秀保进行过谈话,他对佐竹氏的维护和坚持让秀保失望不已,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万万不敢出头逞强的。面对小早川秀秋的旁敲侧击,他非但不为所动,反而劝说小早川秀秋凭借自己在丰臣一门中的特殊身份,直接向秀保进谏,到时候自己必将出言呼应,促成对家康的严惩。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里外不是人的小早川秀秋了。一方面,他属于丰臣氏大名,在战场上的平平表现却和外样大名无异,完全不将这一仗当做关系到丰臣氏江山的生死存亡一战,从而引起了秀保和诸多丰臣氏大名的猜忌和疏远;另一方面,他和德川氏有书信往来和盟约,但却在德川氏遭受危机时冷眼旁观,成为德川军战败的一个原因,因此,德川家康对他恨之入骨,并没有为他保留两方交往秘密的打算,这也使得小早川秀秋的处境比其他几家更加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