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朝做塞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训话(第6/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该承担的义务了,比如说赋税、徭役、兵役等等,十五岁上学也不耽误这些事,不会为国家的运转造成不良的影响。

    再者,按照保甲制度的规定,凡是肃国满十六岁的成年男子农忙时干活,农闲时要随着甲长、保长一起练兵,十五岁的时候先在学校里进行一次系统的军事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等他们成人之后在训练会省事很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孔圣人都是十五岁才有志于学,所以朱楧认为肃国的普通国民也不用着急,追随圣人的脚步,十五岁的时候再去上学再合适不过了。

    朱楧将督学大臣俞恩远叫道自己的王宫,十分客气的赐了一个座位,对自己这个曾经的老师十分温和的说道:“爱卿这几日筹办学校十分辛苦了,寡人听说爱卿和大禹治水一样,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内心是十分的感佩。寡人替我国的学子谢过先生了。”

    这话说的分量太重了,俞恩远吓得连忙起身,冲着朱楧一拱手,恭敬地说道:“多谢王上抬爱。王上热心于办学实乃亘古未有之明君之举,是我肃国百姓偌大的福音,臣能在王上的领导之下为肃国学业的进步略尽绵薄之力,实在是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朱楧哈哈一笑,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一把握住俞恩远的双手,十分和气热情地说道:“先生不必如此,现在我们的学校办的怎么样了?”

    俞恩远又向朱楧轻轻地作了一揖,脸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十分自豪地说道:“启禀王上,有了王上的大力支持,臣已经在敦煌建立了一所样板学校,打算过几天开学,初步招生三千人。还请王上能去学校训话!”

    朱楧对他的工作效率十分满意,微微地点了点头,笑道:“嗯,你放心。寡人就算是再忙,也会出席我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的开学仪式。”

    俞恩远万分感动,他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的国王会对一所学校重视到如此地步,这位王上虽然总是做出惊人之举,但是他能普及义务教育,让所有的肃国国民都能读书识字,那也

-->>(第6/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