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岁,而且饱经人世沧桑,不会去轻易相信一个人所谓的好心。所以,兰州布政使赵华清尽管在奏折里将话说的很漂亮,说什么免税赈灾是尧舜之举,将会是人民齐声歌颂王上的恩德,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朱楧也不为所动,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这里面的猫腻,你小子想偷懒就直说,用不着搞这些弯弯绕,又挑了挑黛昱竹俊俏的小下巴,坏坏地笑道:“你是寡人最懂事,最让人心疼的淑妃,寡人怎么会怪你呢?你也是为了寡人好,寡人心里知道。”
黛昱竹甜甜一笑,能被自己的丈夫所理解、认可,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值得开心的事,嘟着嘴,却又一脸疑惑地说道:“可是王爷从未出过敦煌城,是怎么知道那里的灾情是不严重的?”
朱楧得意地一笑,这不是逼着寡人自己夸自己吗?顺手拿来两道奏折,递到黛昱竹的跟前,得意地炫耀道:“事情的真相都在这两道奏折里。”
黛昱竹面色一惭,低着头,红着脸,喃喃地说道:“请王爷莫要取笑臣妾,臣妾不识字啊。”她的出身就让她很自卑,虽然朱楧从来没有因为她曾经是自己的奴婢而轻视过她,但大明朝的人还是很注重出身的,女子似乎是更加在意这一点,因为男人可以像朱重八那样去创业,而这时候的女子只能依靠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父母没有势力,找丈夫也找不到多么有背景的,就算是找到的话,也只能像她这样给人做小妾,成不了正房。
再加上她不识字,跟另外那一后三妃比起来又差了一大截,那三位要么是大家小姐出身,要么是就是一国的公主,文化水平都不比那些秀才们低,只是她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已。
出身加学历,是压在黛昱竹心头的两座大山,让她永远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在某些时候甚至感觉有点抬不起头来,只能卖命地伺候朱楧,希望能博得王爷更多的宠幸,借此来抵消她的些许自卑心理。
朱楧看她的样子,心头颇为不忍,女孩子的心思真是细腻如发,虽然他是无意为之,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不
-->>(第5/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