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中没有人谁有资格使用它,将他授予肃王,是对肃王莫大的恩宠,也是肃王莫大的荣幸,相信他不会拒绝。二来,将他移藩到苏州后,可以就近监视,使得他纵然有不轨之心,也不敢轻举妄动。”边说还边摇头晃脑,似乎是对自己的这个建议很是满意。
朱允炆抿着嘴,皱着眉头,仔仔细细地听方孝孺将他自认为是万全之策的对策讲完,思考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抬起头,用柔和加欣赏的目光看了看方孝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叹道:“好吧,就依先生所言,让肃王来苏州吧。他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也该回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皇上英明。”方孝孺见朱允炆采纳了他的建议,心里十分高兴,君主对自己言听计从,就好比刘备对待诸葛亮一样,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暗暗地,他也开始以诸葛孔明自诩,希望可以辅佐君主开创一个让后人瞻仰的建文盛世,又向朱允炆作了一揖,道:“那臣这就去拟旨,改日让使者一齐带去肃国。”
朱允炆微微地点了点头,他看到方孝孺如此虔诚的表情,心里十分的宽慰,这才是忠臣啊,忠臣就该对皇帝有基本的礼法,像那些藩王那样,动不动就允炆允炆地叫他,像什么样子,微微一笑,宽慰道:“好。时候不早了,先生拟完圣旨之后就早点回去休息吧,莫要累坏了身子。”
方孝孺感觉到心头一暖,脸上不自觉地笑了出来,抬眼看了看这个年轻的君王,见他如此关心自己的表情如此真实,心里不禁泛滥起了滚滚感动的洪流,道:“多谢皇上挂念了,臣能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荣幸,不觉得辛苦。臣告退。”
说罢,又向朱允炆作了一揖,缓缓地退出了殿外,然后去文渊阁拟旨去了。
朱允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御座上,仔细地回想着方孝孺刚才说的话,不错,一些藩王的确太嚣张跋扈,目无朝廷了,必须要加以严惩,否则朝廷的威重不行,在地方上就被藩王架空了,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藩王尾大不掉的局面,重新酿成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历史悲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