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大地主、大资本家交税,这样以来,以皇帝为后台的魏忠贤等人就和以江南资本家为后台的东林党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块钱的矛盾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百快的矛盾或许会大吵一架,一百万的矛盾动刀子都是有可能的。
魏忠贤和东林党人争夺的何止是一百万,而是整个大明朝廷的税赋,无论斗争多么激烈都不为过。
先是东林党人被搞疼了,开始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后来见没什么效果,那些东林的头头们就开始闯宫面圣,希望当面告魏忠贤的状,当面跟天启皇帝朱由校辩论工商税和海关税不可行,他们有这个信心能赢,因为他们还有祖制这个挡箭牌。
而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分析,天启皇帝朱由校这个人应该是那种心比较大的人,一般的事他都不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往往口才不好,跟人辩论的时候不会沾光,更何况是跟东林党这群职业讼棍?
天启皇帝应该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说不过这帮专门以骂人为职业的人,就干脆躲着不见面,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实在是躲不过了就以自己正在做木匠没空为借口,将那群人支走,好让魏忠贤可以继续为皇家搞钱。
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事最后竟然成了指正他是昏君的最有力证据,不能不说命运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这个世界的是非黑白是完全可以颠倒的,只要实力和利益结合在一起,再龌龊的人也能称颂成圣人,再好的人也可以被骂的一无是处。
尤其是古代,篡改历史,颠倒黑白十分的容易,因为古代识字的就那么一小撮人,君主很容易靠官位掌握住这些人为他树立英明伟岸的形象,古代的书籍出版和印刷也很困难,一些人就算有思想也不一定有钱将自己的思想刊印成书,就算是有钱又有思想也不一定有胆量去触碰君王的忌讳,因为有钱的人胆子通常是很小的,尤其是在面对当权者的时候,他们知道,这些当权者一句话就可以拿走他们的全部身家,让他们从地主老财变成彻底的贫农,所以只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