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迎降的。
这也很正常。
之前那些迎降的,其实都是已经没了后顾之忧,或者也可以说他们的老家已经被端了,包括那些即将被端了的,比如孙善宝和宫慕久,他们的老家是东平,而明军这时候已经南北夹击即将在济宁会师,虽然还没真正渡过黄河,但实际上东平的攻克也用不了几天了,这时候投降至少能为家人争取宽大。至于舒化民和丘建猷的老家很早之前就已经被端了,他们家田产该分的也早分了,完全可以破罐子破摔,但如尤渤这样家在道光核心控制区的,那也就只好以死尽忠。其他那些家在直隶河南山东等地的,这时候也就随大流了,反正这些地方落入杨丰手中也是早晚的事情,道光摆明了已经不要中原,他们就算是投降,自己的家人肯定也不会受到影响的。
毕竟道光真要株连,他们的那些家人也不是好惹。
道光还得靠这些人当缓冲呢!
但这南京不一样,这城里不光是汉人还有驻防八旗,而且这是南方最大的八旗聚居区,这时候几乎整个江南的驻防八旗残余人口都集中在南京呢!不光是从两广福建等地陆陆续续逃难来的,就连杭州驻防八旗实际上也撤到了南京,毕竟杭州怎么算都是很危险,而南京至少还安全一点,然而谁也没想到,杨丰居然以这种方式进入长江,不是先打杭州而是直接抄南京,最终江宁和杭州两将军所部数万八旗全被堵在江宁……
呃,数万八旗老弱妇孺。
他们的青壮年早就在战场上消耗干净或者和僧格林沁一起逃往关中去了,这里只有老弱妇孺。
但军事化的组织和走投无路的处境让这些老弱妇孺也武装起来,他们在江宁将军德珠布率领下,利用两江总督李星沅带着团练和绿营都在安庆前线,城里没有汉军的机会,迅速把那些意图投降的官员软禁起来,并且控制了南京城,准备在这里为大清尽忠……
就像原本历史上一样。
应该说他们实力还是相当强,尤其这南京是安庆前线的后勤基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