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自己的真诚。
“好,冉公如此信任,弟又何敢失信!”
荀羡不无感动地说。
就这样玉玺正式交给了东晋,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杨丰组织的运粮队在他亲自率领骑兵护卫下,从一百多里外的枋头,将整整十万石军粮运回邺城,这些粮食其实并不多,至少摊到邺城的二十五万军民头上每人也就几十斤,理论上现代人一个月就能吃完,但却已经足够杨丰支撑到秋季收获了。毕竟这年头其实老百姓有口米汤就很满足,而且在燕军撤退后,无论河里捕鱼山野狩猎,哪怕野菜之类也能够补充食用。另外为了表现自己对杨丰的友谊,当然,主要是为了某东西,荀羡甚至把自己携带的多余军粮全部赠送给了杨丰,然后他率领那一万晋军护送玉玺紧急南下送往建康,就在同时戴施也弃枋头将这座码头堡垒移交杨丰自己防御,而戴施所部逆流而上移驻石门,也就是荥阳,那里是汴河通黄河的水口,实际上就相当于隋唐运河接黄河的运口。
隋炀帝开运河之前,这段河道已经存在了近千年,从战国时候就挖了沟通黄河与淮河的鸿沟,此后汉三国晋都维护着这条通道,只不过经历五胡和南北朝几百年战乱淤塞而已,隋炀帝只是重新疏浚了这条通道。
除了戴施进据石门,另一名晋将刘遯进据荥阳。
“仁祖此番可惜了!”
铜雀台的送别宴上荀羡感慨道。
他说的是谢尚。
镇西将军谢尚兵败许昌。
这位谢家的首领作为殷浩北伐的西路军进攻原本后赵系统军阀张遇,后者向前秦投降,前秦主苻健派出他弟弟苻雄,也就是苻坚的爹率领两万秦军出函谷关,双方交战于颖水,谢尚兵败,苻雄迁陈颖许洛等地五万户于关中。经此之战后河南彻底变成无人区,淮河以北直至黄河泗水的广袤中原,除了少数几个以河道为依托的军事据点之外,这片可以说华夏文明的核心之地完全变荒莽。直到北魏拓跋宏迁都洛阳才重新繁荣起来,但却又让无人区向南推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