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粉碎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八二章 官不聊生(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违反仙师语录的行为,然后他被杨丰提拔为刑堂执事,管理所有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内部纪律,而三百六甲神兵和另外两百亲信都是杨丰弟子,至于七千六甲正兵和他们的家人,另外还有到目前为止超过五万汴梁军民都已经成为他的记名弟子,而圣谕书改名的仙师语录就是他们的经书,杨丰的木版画像贴到所有信徒家中,同样专门供奉他的真君祠也已经在汴梁城内出现,各分区的教长也都入驻这些真君祠在负责慈善赈济同时,也在民间传播仙师语录,同时也为信徒提供各种帮助调解其内部矛盾,可以说在汴梁城内一个平行于朝廷的体系已经隐然形成。

    而刑堂的成立则代表着这个体系的最后一环补上

    从此这个体系就就完整了,这个体系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行政,有自己的财务,有自己的执法,甚至有自己的教育和经济,后者当然是国师的那些工厂了,别的不说光一个活字印刷业,出版业就养活了很多信徒,至于内部的教育则更简单,所有仙师祠都是义学,那些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儿女都可以进这些义学免费教育。

    而这一切都是朝廷出钱。

    也就是户部给杨丰赈济灾民的钱粮。

    至于不够那就募捐了,反正这汴梁城里有的是豪门贵族,随随便便抄几家就够了。

    这段时间专门有一个募捐队负责强募。

    通常做法都是带着一帮专门负责表演的难民,总之都是些颤巍巍老头老太太,身上破衣烂衫,在胸前绣着红色十字的募捐队员搀扶下,带着圣旨的木版复印件,堵到那些豪门贵族家门口。一般都还跟着一伙六甲神兵,敢不开门就直接撞开,有敢阻拦的六甲神兵开枪吓唬,他们不找那些军方将领家募捐,尤其是那些名将们家,这样的绝对不去骚扰,专门找文官和宗室祸祸。

    老老实实掏粮食布匹的还好,出点血就打发过去了。

    那些舍命不舍财的就很悲剧了,通常都是数以千计的募捐队和难民蜂拥进其家,那这个拿走的数量就很难保证有什么限度了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