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粉碎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零五章 老夫就不客气了(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武官员也是一脸愕然。

    “国师,此乃何人?”

    李若水问道。

    他是难得几个算是幸免于难的文官,原本历史上骂金兵被杀,用金国人说法,辽国之亡,死义者数十,南朝惟李侍郎一人。

    “李卿,此乃老身所召。”

    太后说道:“城内新遭大乱,为安定百姓,需使上情下达,使民间与朝廷互相清楚,故此请国师于民间邀得部分耆老列席朝议。”

    好吧,这又是国师的幺蛾子。

    汴梁城实际上已经被民兵或者说市民们控制,那些家在本地的御营司军,那些随时可以再次召集起来的民兵队,已经掌握了绝对控制权,但问题是因为身份限制,他们却无法行使自己权力,他们都是平民百姓和军队的下层,不可能参与任何决策,最多通过杨丰这个渠道。但这不符合杨丰目的,杨丰要的是市民真正获得权力获得决策的参与权,那么就首先得把市民的代表送到朝堂上,他怂恿朱琏以便于上情下达的名义,把一批由他挑选的代表引入朝堂,哪怕仅仅是列席也就打开了突破口。

    至于下一步……

    “太后,这不合祖制吧?”

    张叔夜说道。

    目前文官系统也就他和李若水为首了,后者之前是吏部尚书,在之前已经被任命为知开封府,而他是枢密使,其他还逃过这一劫的文官高级别的还有刘韐,另外虽然是著名议和派但对赵桓比较忠心的前宰相唐恪居然也没参与政变,这时候也被召到了朝堂上。

    总之自他们四人以下,能在这朝堂上的文官总共不到二十人,而武将倒是一大堆。

    “但祖制也没禁止。”

    杨丰说道。

    张叔夜赶紧闭嘴了。

    这种小事没必要太纠缠,话说他很清楚自己今天的使命就是来为文官争取权力,不是说恢复过去,但至少不能让人欺负狠了,那些武将们可都摩拳擦掌呢,刚才刘延庆已经很嚣张了,过去武将哪敢这么说话。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