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五章 易安居士,你见过金手指吗?(第6/8页)
买,这是一种投资,同时也是一种投名状,买了金票和银票就是把身家性命全系在国师身上,因为国师倒台银行肯定完蛋,那时候他们的财富也完蛋,而国师坚挺则银行坚挺五年后他们就能得到想要的黄金,没有什么比这更简单明了。
当天下午包括刘延庆在内的数十名在京豪门,就让仆人赶着一辆辆满载铜钱的马车到了银行。
不存铜钱,就换金票。
哪怕普通老百姓也都拿着一串串铜钱兑换,因为金票一两起兑,普通老百姓很难有一万钱,所以次一档的银票是他们的最爱。
当然,也有纯粹存铜钱的。
毕竟一千五百钱对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汴梁城內绝大多数老百姓其实都是月光族,能积攒下超过一千钱的已经是脱离贫民阶层,很多国师的狂信徒干脆拿几十几百铜钱来这里存上,然后拿支票等攒到数目以后兑换,要知道存在这里涨利息而他们放在家里不但没利息还得防盗。
既然这样存银行多好?
反正这是国师开的,国师怎么可能骗自己。
另外还有军队的士兵。
这些士兵里面很多其实都是无业游民出身,大宋有把无业游民往军队塞防止他们造反的习惯,因为杨丰的铁腕手段,军队克扣军饷情况大为缓解,至少已经完成整编的各军里绝大多数士兵都能领到足够的军饷,那些有家室的不用说,而那些没有家室的更需要一个放心的存钱处,银行无疑成了他们的首选。
就这样随着国师点石成金的神迹通过报纸和人们口口相传流传开,大宋的金融正式进入银行时代。
然后纸币时代也开始了。
很简单。
朝廷的财政支付手段里出现了金票和银票这个选项,当然,也包括支票。
比如说给某个官员发工资,如果他同意的话,完全可以用银票或者金票支付,没有哪个官员家里是急需铜钱买米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对国师忠心耿耿的话,他们更愿意要金票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