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粉碎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五七章 仙宫(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负责抛出。

    毕竟弭兵之会需要一个改革方案,然后各方针对这个方案的内容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不成功的话就以比武来解决分歧。

    “以丞相总揽政务,各部尚书分管其事类似九卿,人选由丞相举荐,但丞相无军权,军权归统帅府,朕包括朕的继承者自兼最高统帅,统帅府下设各部分管军队作战军需及官职任免,文武分开互不统属,但统帅府各部长入内阁。另设都察院负责察举百官,大理寺负责审讯,与内阁的刑部共掌司法,地方上州郡县三级如故,但州设御史监察官员,另外州郡县都不得掌兵,由直属统帅府的镇守使负责辖区內讨叛平乱及开疆拓土。”

    杨丰接着说道。

    诸葛亮和刘备互相看了一眼。

    这个制度看似执政权归丞相,但实际上解除了曹操的武装,军权归统帅府,实际上是归皇帝,然后文武彻底分开,文臣无法插手军事,但武将却可以凭借在内阁的位置而插手文臣的事。

    丞相还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他们的任免权不归丞相。

    但也的确给了丞相最大限度的权力,毕竟各部尚书由其举荐,而曹操肯定不会用孙刘两家的人,这样他那些亲信也就好安置了,但军权和司法权肯定归孙刘两家,孙刘系统的文臣可以到都察院和大理寺,然后盯着曹操的人,到时候哪个犯罪立刻检举交大理寺审问定罪,顺便可以拿来吓唬一下曹操,反正曹操无权调动军队也没能力反抗。

    应该说这是最好的制度了!

    而他们控制统帅府,还可以把各地镇守使都逐步换成自己的人,虽然曹操的内阁可以任命地方的州郡县官员,但军队却是孙刘两家控制,不过曹操也有对付他们的手段,因为按照这套制度财权是在曹操手中的,统帅府不可能收税,钱粮之类得找内阁要,所以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双方都得有分寸。

    当然,这样真正的权力就在皇帝手中了,毕竟皇帝是最终裁决者。

    但这样还有一个问题。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