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佳影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五十六章 注定变成话唠(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部分观众理解到电影想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的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或许是生活在太平洋对岸的时候,只是个普通电影观众的关系,马修一直都认为,广大观众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电影,但是好电影一定是能被绝大多数观众喜欢的。

    你的作品对观众不友好,观众还要为你的坚持买单,观众必须这么贱吗?

    马修的合作对象里面,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由斯蒂芬妮-梅尔的书改编的电影《宿主》早已上映,却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惨败。

    制作公司原本想着借用《暮光之城》系列的名头,打造另一个热门青春电影系列。

    当初斯蒂芬妮-梅尔找上马修,雄心勃勃的表示想要改编三部曲,被马修拒绝之后,开路公司高价拿下了《宿主》的版权,还请到了《楚门的世界》的编剧和《时间规划局》的导演安德鲁-尼克尔来当导演。

    只是影片不但没有像《暮光之城》系列那么成功,还失败的有点惨。

    《宿主》的制片成本高达4500万美元,只从北美拿到了2500多万美元的票房,这片子想要像《暮光之城》系列那样赚钱,偏偏又想显得与众不同,从而充满了文艺范。

    造成的结果就是商业不商业,文艺也不文艺,两头不讨好。

    观众不买账,从票房中可见一斑,就连影评人也不待见这部片子。

    《宿主》的烂番茄指数低到令人发指的百分之九。

    同样都是斯蒂芬妮-梅尔的书改编,《暮光之城》系列和《宿主》的命运截然相反,斯蒂芬妮-梅尔从《宿主》上映开始就渐渐遭到了好莱坞的冷遇,好莱坞众多公司得出一个结论,《暮光之城》系列之所以成功,因为投资人和制片人是马修-霍纳。

    随着时间推移,马修在《火星救援》的拍摄渐渐接近尾声。

    跟之前一样,剩余的依然是马克-沃特尼的独角戏。

    “我也没想到,转眼间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