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马修没有在发话,想了想,继续说道,“为奴十二年这个项目,主要是由这本自传改编而来,影片的核心是,男主角在经历骗局为奴后的种种经历,有反抗,有妥协,经历了各种人间百态,但一直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思念的妻儿。一直有一种信念支持着他,那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
马修捏了捏下巴,“这种影片,有宏大的题材和价值观设定,却很敏感。”
杰瑞米克莱纳知道马修说的是实情,又说道,“我制定了完备的计划,拍摄制作时,将这部影片大菜小做,淡化历史、罪恶与文化背景。我的想法是,利用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拍摄一部带有恐怖片色彩的影片。”
他看了看马修,特意强调道,“影片的重点不在于追讨什么,而是平权和自由。”
饥饿游戏也可以说是一部平权方面的影片,所以,杰瑞米克莱纳又说道,“平权是现在主流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这一潮流的影片更容易获得成功。自由,是我们这个社会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追求。”
“说得很有道理。”马修不是那种脱离社会的人,知道杰瑞米克莱纳说的很有道理。
不说别的,自由这一口号,在北美确实深入人心。
好莱坞电影一直打着自由的旗号,比如勇敢的心中,梅尔吉布森那声”freed”,喊得中气十足。
即便梅尔吉布森后来的遭遇证明,连动物园中的猴子都比口口声声喊“freed”的家伙更自由,但这不妨碍“自由”成为好莱坞电影乃至整个社会最为正确的价值取向之一。
比起自由,诗和远方也要靠边站。
再就是平权了。
跟女权运动一样,黑人平权运动也在蓬勃发展,这一点在好莱坞有非常直接的反应。
最近这两年,黑人电影,特别是黑奴电影,出现的越来越多,甚至连昆汀塔伦蒂诺这个痞子,都在拍摄一部叫做被解救的姜戈的黑奴电影。
从杰瑞米克莱纳的话里,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