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
“运气”李林甫谦虚地说:“长安附近的地相对集中,三分之二的征地集中在几个人手里,只要谈妥就能完成大半,其中有三个算是本家人,自己人说话好商量。”
说到这里,李林甫犹豫一下,还是从衣袖中拿出一小叠柜票,轻轻推在郑鹏的面前:“这是前期节余的一万八千二百零八贯,请郑将军收下。”
事情办完,节余这么多,虽说事前说好这笔钱是归李林甫所有,但李林甫还是把钱拿出来。
毕竟是有头有脸的人,事要办,吃相也要好看,起码在郑鹏面前,不能显得太俗气,免得让郑鹏小看,李林甫相信郑鹏会知道怎么做。
钱是推出去,看着那叠柜票,李林甫眼里闪过一丝不舍: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一万八千多贯啊,这可是一笔大数目,能填自己小前缺口了,要是买去买奴,可以买几十名容颜出众的美婢呢。
钱是推出去了,不知为什么,李林甫内心有种空荡荡的感觉。
果然,郑鹏看完后,放下契约,把那一叠柜票推回李林甫前面,一脸认真地说:“约定就是约定,无论节余多少,都是李侍郎应得的,请快快收起来。”
让李林甫征地,看似变相给李林甫送钱,拉拢二人的关系,实则是用钱引诱出李林甫阴暗面,郑鹏哪会在乎这点小钱,马上把钱还给李林甫。
“这这不太好吧,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拿这么多,受之有愧啊。”李林甫有些“不好意思”的地说。
唐朝田地产量不高,一亩好的田地大约产粮三石,现在斗米五钱来算,三石相当于三十斗,也就说一亩地,就算一年产二季,辛辛苦苦劳作一件,连人工带肥料,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收入不过区区三百文,李林甫只用了半个月,也就是跑跑脚、耍耍嘴皮子,就有近二千万钱的收入,报酬可以说极为丰厚。
郑鹏一脸正色地说:“非也,做人就要言而有信,既然有约定,一切就以约定为准,难道李侍郎觉得自己的努力和高公公脸面,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