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高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87 跳梁小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郑鹏的眼光,也多了二分好感。

    欧阳明没想到郑鹏没给自己留半分情面,当众讽刺起自己来,板得紧紧的老脸忍不住抽搐几下,当场发难:“郑将军此话,可以讽刺御史台的御史吗?”

    这招挺高明,一下子把郑鹏拉到御史台的对立面,要是郑鹏敢说是,那就是跟整个御史台过不去,也必遭到御史台集体的炮轰。

    话音一落,御史台的那一拨官员齐齐把腰一挺,把目光都落在郑鹏身上。

    郑鹏可不上这个当,闻言笑着说:“讽刺不敢,就是打个比方,是表达口才好的意思,很多不了解我的同僚,以为我不认同御史台,其实这是错的,其实我只看不起那些心术不正、为恐天下不乱的黑心御史,对那些一心忠君爱国、以身作则的好御史,一直心生敬佩。”

    说到“心术不正、为恐天下不乱”的时候,郑鹏的眼光一直盯着欧阳明,暗示得不能再明显了。

    “你”欧阳明哪里受过这种侮辱,气得一张老脸通红,指着郑鹏,半天说不出话。

    “只是肺腑之言,欧阳御史不必在意,也不必急着对号入座。”郑鹏一本正经地说。

    朝堂上又是一阵不太明显的笑声,明显对欧阳明被郑鹏针对很满意。

    像他这种人,就得有一个像郑鹏这样的人治他。

    看到朝堂有些混乱,御史大夫李朝隐忍不住干咳一声,大声说道:“肃静,注意仪容。”

    说罢,有些不满地欧阳明说:“欧阳御史,请尽快进入正题,皇上和同僚们都在看着呢。”

    对于欧阳明,李朝隐心中非常不满:御史台是大唐官制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要以身作则、不挟杂私人情感,只向皇上尽忠,然而欧阳明很明显是倾向在太子,成为太子的马前卒。

    有违御史台御史的原则。

    李朝隐很有威信,话音一落,朝堂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就是李隆基也暗暗点点头:对于朝堂仪容的把控,李朝隐还是做得不错。

    欧阳明也觉得被郑鹏带偏,也让郑鹏成功激怒,听到李朝隐的话,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很快反驳道:“郑将军,这里是朝堂,仪容仪表也是有条求的,光是郑将军一脸迷糊的样子,就可以定一个大不敬的罪,刚才郑将军说是为公事忙到深夜,不知谁人可以证明?”

    对郑鹏的话,欧阳明那可是一句也不信,什么因公晚宿,十有八九是年轻人贪恋床第之欢,夜夜笙歌,也亏郑鹏说得出。

    “如果证明要外人的话,恐怕找不到人可以证明。”

    “是吗?”欧阳明冷笑一声:“既然没人看到郑将军是因公夜宿,那依刚才郑将军的表现,就能弹劾一条仪容不整,对皇上大不敬之罪。”

    这一条大不敬,扣起来有些勉强,成功率很低,但能给郑鹏添点堵,也加深皇上对郑鹏的不满,可以方便下一步的行事,欧阳明也乐见其成。

    又是大不敬,郑鹏当场就不爽了,好像自己跟这个“大不敬”结了冤家一样,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不掉了。

    郑鹏突然笑了,大笑二声,然后盯着欧明明冷笑道:“我是不是因公晚宿,有没有外人看见,不重要,重要的是外人看到我的功绩就行,毕竟努力工作可以作假,但功绩做不了假,对吧。”

    不等欧阳明说话,郑鹏质问道:“我的功绩想必欧阳御史能看到,不知欧阳御史有什么功绩让人看呢?”

    懒得理会这种小人物,当马前卒还当上瘾了,郑鹏不惯他,当场就给他好看。

    郑鹏的话一落,朝堂很快就有回响,不少大臣小声议论,不过多是对郑鹏表示赞同,而对欧阳明表示漠视。

    不得不说,郑鹏说出这种话,还是很有底气的,说起功劳,除了惊人的军功外,郑鹏几次上献,都给大唐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说起功劳,光是灭了吐蕃这一条,就足够吹一辈子。

    要不然也不会得到冠军候这个传奇的封号。

    至于欧阳明,说起功绩,还真没什么功绩,他能进入御史台,就是娶了一个好妻子,妻子的亲属托关系让他一步步升上去,如果一定要表彰他一下,就是履历上写着“甲等”良好评价。

    跟郑鹏比起来,根本就没有半点可比性。

    欧阳明被郑鹏质疑得一张老脸燥得通红,有心想挽回一些脸面,可张张嘴,什么也说不出,主要在郑鹏足以青史留名的功绩相比,自己那点所谓的功绩,简直不值一提。

    此时的欧阳明都想抽自己两巴:直入主题多好,干嘛要跟郑鹏这种没皮没脸的人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