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高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899 太子府惊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二人的到来表示感谢。

    一番礼仪后,李岘迫不及待地问道:“华将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太子没事吧?”

    虽说前面有手下打探消息,也不知当中有几分真,几分假,华明轩是负责太子府安全的人,他的消息肯定是最可靠的。

    “不幸中的万幸”华明轩心有余悸地说:“太子本打算乘车出府,因一点小事,因为一点小事耽误了片刻,当时马车被炸毁时太子距离马车不足十丈远,要不是耽误那一点时间,后果不堪设想。”

    太子要是准时乘车,或提前小半刻钟坐上马车,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那时太子的生死不好说,出了事,太子府有很多人要人头落地。

    一行人边走边说,华明轩说完时,正好走到出事处。

    李岘知道太子府出事,本来做好了心理准备,可亲眼目睹现场后,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太惨烈了,太子专属的那辆豪华马车被炸得四分五裂,方圆十丈以来有很多碎肉和血迹,一名亲勋翊卫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双眼睁得老大,双手握住插在颈间一根木刺,明显是死不瞑目,最惊悚是地上的两匹马,一匹的马头被炸飞马身一丈多远,马身插了十多块碎木块,还有很多细小的血孔,而另一匹被炸断两条马腿,偏偏还没死,在苟延残喘。

    一看现场,李岘就知与与天雷无关,天雷不是这个后果,再说护在太子左右的华明轩亲眼看到马车被炸开。

    华明轩没有夸张,就现场来说,要是太子在马车上,肯定凶多吉少,幸好太子耽搁了一会。

    就这一会,不知让多少保住了颅上的人头。

    李岘只是稍稍放松了一点点,整个人很快又严肃起来:从现场来看,这起谋杀明显是针对太子,在太子府对太子欲行不轨,距离成功仅仅差了一小步,就算太子侥幸逃脱,对大唐官场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

    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公然行刺太子?

    敌国?仇人?还是关乎到皇位的争夺?不管是哪一种,对李岘来说都不是好事。

    凡是与大唐皇室扯上关系的,哪一件又是小事?办得好,不见得有赏,要是处理不好,绝对众矢之的,关乎皇亲贵族的事,查起来阻力大、顾忌多,要是无意中查出秘闻一类,吃力不讨好还算了,说不定还会遭到灭口。

    潘子寿和朱元芳相互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一片凝重。

    太子身份很敏感,火器又是朝廷的重点保密的违禁品,火器的开发者,正是火器署的主事人郑鹏,除此之外,郑鹏明里还有三个身份:云麾将军、冠军候兼军器监卿,而暗地里的身份有皇上跟前红人、高力士的合作伙伴、博陵崔氏的女婿、名士酒坊和三宝号幕后东家等等。

    都是惹不起的人。

    回过神,李岘一脸凝重地说:“华将军,事态严重,某以京兆尹的身份,希望太子府能配合京兆府和刑部彻查此案,最好是在皇上雷霆震怒之前,能有所斩获。”

    华明轩也知事态严重,闻言马上说:“李兆尹放心,太子已下令,让太子府所属全力配合彻查此案。”

    太子府出事,作为亲勋翊卫中郎将的华明轩责无旁贷,敌人能知道太子出行习惯,还在重重保护下在太子的马车上做手脚,明显有太子府的人配合,亲勋翊卫可是华明轩亲手带出来的啊,一想到自己亲手挑选的人叛变,华明轩就有一种心寒的感觉。

    简直就是流年不利。

    李岘看了看现场,又看看愁眉不展的华明轩,扭头对朱元芳说道:“元芳,你怎么看?”

    “事关重大,一切的推测需要建立在证据之上,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之前,元芳不敢妄下结论。”朱元芳一脸谨慎地说。

    “很好,就需要这种态度”李岘稍加思绪,很快作出安排:“三家一起查案,应齐心协力,免得各有各查,相互制约,为了提高效率,某提议由元芳主导查案,华将军和潘侍郎从旁协助,潘侍郎主要负责后勤和调配人手;华将军负责协助清查,尔等三人专心办案,至于外面的纷扰,交给某处理,三位觉得怎么样?”

    事态严重,时间又紧,三方人马要是各自为政,不仅不能加进侦查力量,还有可能各自制肘,特别事件特别处理,在场的人中,以朱元芳的查案能力最高,要是选择主持查案的人,就是朱元芳最合适。

    朱元芳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一旁的藩子寿,很明显,潘子寿的态度有些纠结。

    两人分列刑部左右侍郎,既是同僚也是竞争对手,都盼着在这次查案中露脸,为刑部尚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