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高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28 寿宴开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鹏把目光投向李林甫。

    李林甫打了个哈哈,很随意地说:“最近家里事多,一时也顾不上,就送点寻常女子用品,惭愧,惭愧。”

    郑鹏用眼角瞄了李林甫一眼,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冷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武惠妃这次寿宴,私人性质大于公事,有没有请太子李瑛不清楚,反正宴会上没看到李瑛,而跟武惠妃不对眼的李林甫出现在这里,位置还这般靠前,不用说,肯定有人为李林甫铺路,铺路的人,十有八九是李林甫的老相好裴武氏。

    据黄三送上来的情报,李林甫最近跟裴武氏走得有点密。

    没想到李林甫还有吃软饭的能耐,郑鹏都有点服他了。

    这时越来越来宾客在太监或宫女的带领下过来坐下,郑鹏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像尚书右丞韩休、兵部尚书王睃、户部尚书杨崇礼、中书令萧嵩等等,熟悉的人看到,相互招呼,郑鹏、李林甫和张九龄都属于人缘不错的那种,不时有人上前跟两人打招呼,郑鹏、李林甫和张九龄都忙着应酬,也没有多说什么,绿姝和林薰儿也坐不住,站起来笑着跟那些参加寿宴的妇人打招呼。

    折腾了二刻多钟,郑鹏口都快说干了,这才把那些人应付过去,坐下来后,一连喝了两杯茶水,这才感到喉咙好受一些,回过神看看四周,郑鹏顿时又感叹起来。

    听宫女说这次宴开一百九十九席,请的都是皇亲国戚、朝中重臣,现在正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刻,原来雅致的御花园挂满了各种精美的灯笼,就连花园里的栏杆、树木也饰以锦绫,在宫女和太监的精心打扮下,宛如仙景一般。

    现在正是大唐盛世,国库充盈,百姓富足,李隆基可以肆意挥霍的时候,要知李隆基最喜欢排场,最宠爱的妃子摆寿宴,自然不吝啬,怎么奢侈怎么过,现场布置得金碧辉煌,不过郑鹏感叹的不是豪华的寿宴,而是大唐这种开放、包容地风气。

    论开放,唐代在历史上可以独领风骚,那开放的程度,就是后世也过尤不及,像男女在街上结识、互相留联系方式,女子离异、寡妇改嫁这些根本不是新闻,很多大唐公主下嫁后,因生活不如意、丈夫早逝、获罪被贬而改嫁的很多,就以女子的服饰来说,开放的程度就是后世也比不上:妇人爱轻妙,领口开得很低。

    宴会场上,那些贵妇人,好像比赛似的,那领口开得一个比一个低,整个会场可以春光无限,那些妇人不但敢穿,还敢说,她们没有毕恭毕敬地坐着,而是三三二二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比男的还要活跃。

    换作别的朝代,女子很少赴宴,就是赴宴,也是男女分席而坐,然而,这些在唐朝不存在。

    郑鹏想过原因,主要是与统治者的意志相关,很多历史学家都说大唐李氏有胡人的血统,具体有没有,不得而知,但大唐皇族在男女的问题上就颇有胡风,最开始是唐世宗李世民,他发动“玄武门”事变后登上皇位后,便将亲弟李元吉的老婆霸为己有,也就是隋炀帝之女杨妃,然后卢江王李瑗谋反,又把他的妻妾接到宫中伺奉左右;李隆基后到李治,跟庶母李则天暗中勾搭,最后弄出一个武周,差点把大唐江山都丢了,就是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个风流的天子,纳歌伎为妃,要是历史没有偏离轨道,晚些还要“扒灰”,抢儿媳

    上梁不正下梁歪,达官贵族效仿,平民百姓有样学样,社会风气可想而知,要说论哪个朝代最强盛,后世或会有争议,但说哪个朝代风气最开放,唐朝可以说众望所归。

    “夫君,夫君,看什么呢,让人开笑话了。”林薰儿有些脸红地跺跺脚,轻轻拉了一下郑鹏。

    郑鹏的目光,一直盯着一位年轻、领口放得很低的小娘子,半天都没转眼,那也小娘子也注意到郑鹏的眼光,她不以为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反而有些骄傲,还不着痕迹给郑鹏抛了一个媚眼。

    小浪蹄子,林薰儿看到,气得有些咬牙切齿,要是自己也穿同样的衣服,肯定不比她差,可郑鹏很怪,坚决不让自己跟绿姝穿那种衣裳,平日穿的都是遮得很密的衣裳。

    被林薰儿一扯,郑鹏这才回过神,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要误会,刚才想些东西,走神了,走神了。”

    林薰儿有些不乐意地说:“偷看就偷看了,敢作不敢认。”

    绿姝吃吃笑了两声,小声劝道:“薰儿姐,夫君刚才是走神了,那个小浪蹄子,还没姐姐一半好看,有什么好瞧的。”

    “应说比不上绿姝一个小指头才对,夫君肯定看不上那种狂蜂浪蝶,就是看不惯她卖弄风骚罢了,让人作呕。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