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高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4 论功行赏(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场,以前的事,既往不咎,要是以后再让俺知哪个勾结外人,休要怪俺不留情面了。”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直以来,吐蕃很喜欢用金钱、美色引诱突骑施的将领,突骑施也曾闹过分裂,有部落投靠吐蕃,为了坚定自己的信念,苏禄可汗给手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众人很少看到自家可汗这样认真,一个个忙大声应下。

    就在苏禄可汗表态时,李隆基骑着马信步而行,与一众大臣边走边议事。

    礼部尚书沈既开口说:“陛下亲自到灞桥送行,臣看苏禄可汗的神色,被陛下的真诚打动,为子大唐的长治久安,有劳陛下了。”

    “臣也没想到陛下会送到这么远”姚崇有些惊讶地说。

    大唐是开朝上国,突骑施和大唐的关系,说是同盟,其实突骑施是大唐的附属,以李隆基的身份,能送出宫门已经很给面子,没想到李隆基一口气送到灞桥,这不是君臣商量的结果,而是李隆基临时起意。

    这也是李隆基没坐龙辇的原因。

    李隆基眼角微微扫了一下跟在远处的郑鹏,一脸沉稳地说:“苏禄可汗功苦功高,突骑施为安西的繁荣稳定,作出很大的努力和牺牲,理应给予他们最高的待遇。”

    有半截话李隆基没说出来:自己这么一送,换来苏禄可汗的效忠,换来突骑施二十万控弦之士的死心塌地,绝对值了。

    这话是郑鹏汇报时跟李隆基说的,李隆基一听就上了心。

    不良人不仅低调,效率也很高,在长安布满眼线,突骑施使团上下输得快破产的事,自然瞒不过李隆基,这件事王昌明也有汇报,当时李隆基就决定补回突骑施将士的损失。

    怎么也不能让他们带着对大唐的怨恨回到安西,为了照顾安禄可汗的面子,这才有王昌明不出席送别宴,而是在灞桥前面等苏禄可汗的事。

    作为副使,郑鹏向李隆基汇报了几次,还替李隆基出了不少主意。

    郑鹏本想让李隆基也跟着唱的,这样更感人,可这事王昌明知道了,死活不同意,高力士也认为,李隆基能送到灞桥已经破格,身为一国之君给别人唱歌,传出去有辱国体,最后只让那些孩子唱。

    虽说李隆基有空闲时,没少在梨园穿着戏服唱戏,来一把唱曲的瘾,但地方不同,影响也不一样。

    关上门,想干什么都行。

    姚崇也发表意见:“这次招待,可以说收了突骑施将士的心,这是好事,其实最让人惊喜的,是郑乐正的那首《送别》,某看到苏禄可汗都激动得眼圈都红了。”

    “是一首好歌,某听后,不由想起远方的故友。”宋景也表态。

    高力士笑嘻嘻地说:“陛下,这次接待完满成功,郑乐正功不可没,老奴提议,应对鸿胪寺,特别是郑乐正论功行赏。”

    李隆基的心情不错,当场就吩咐:“传郑鹏。”

    高力士闻言大声叫道:“陛下有旨,传郑乐正上前晋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