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搞的赵佶也尴尬,心里怪王汉,这么经典的大胜案例怎么会没听过呢?
这便是纸上谈兵和实战良将的区别,但王汉的回答却也没错,一个将军有一个将军的打法,具体如何操对应,还是得亲临战场才能得出最佳方案。
眼见王汉对兵法一事并不了解,排在第二位的文官开口,问王汉,“听闻你能十年内扫平辽金?”
这个不是王汉吹牛,那是有真正实力的,当下傲然回答,“慢则十年,快则五年。”
周围爆出一片哄笑,连不苟言笑的曾布,也被王汉的豪言壮语感染,嘴角咧开。
等笑完了,那文官点头,再问:“那我问你,你可知我大宋多少军马,辽又多少军马,金又多少军马?我朝和辽之间,两军优劣各在何处?”
王汉黑脸,暗骂自己愚蠢,前面第一个老匹夫开口便知道他们是要刁难自己,还不自知,跌入他们圈套。当下郁闷,却也不怯,想了想答:“玄女传我的兵书,内里记载的战术战法皆是你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不能用你们当前的见识来揣摩。”
这是王汉心里有气,当面反击,暗讽一伙文官见识少。同时也激发对方的好胜心,皇帝在当面,他们想要顾全面皮,必须要用道理让自己屈服,这样自己便能全身而退,从而狠打对方面皮。
“哦?”
曾布终于开口,面上阴沉,声音沉稳,“可是你说的,火炮战术?”
王汉不卑不亢,“正是。”
“唔,我听闻,你的火炮长三丈,重三千斤。”
“正是。”
“那我问你,如此沉重之物,如何运输?”
“炮有轮子。”
“轮子?”曾布要笑哭,“何种轮子可长途跋涉运载三千斤?你可知道夏辽两国骑兵有多快?你的炮又能几发?威力又是多大?弹丸制造是否简单高效?需要几人合作发射?这些问题你可都想过?可都知道?”
王汉心里不爽,正要开口回复,却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