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带着星际争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三章 戴森球(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量。

    系统显示金甲虫的资源耗费为水晶400,瓦斯200,占用人口3。考虑到资源耗费为星际1对战模式的2倍,金甲虫体长应该在20米以上。

    作为神族科技结晶的金甲虫威力自然远非秃鹫战车、铁鸦这样的人族单位可比,圣甲虫的实际威力虽然还不曾亲眼见识,但想来不低,在星际1对战模式下必须运用“运输机搭载金甲虫”的风筝战术来打击对手是因为游戏性,若是放到现实宇宙……唐方觉得它完全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陆用小型自杀无人机航母。

    今天一次性解锁巨像与金甲虫,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不过他打心底还是有几分遗憾,可惜这两种单位都是地面霸主,无法对空攻击,而最有可能解锁“星门”的伊普西龙造船厂因为距离过于遥远,这次难以打通。

    不过转念一想,世上哪有这么多十全十美的事情,“星门”不能解锁不是还有“德尔塔-5”里大批伊普西龙战舰吗?比如那艘体长差不多有5公里的巨型战舰,会不会解锁母舰核心?再者,如果可以修复。开到人类社会去转一圈,只怕比贝希摩斯更叫人震撼,更不要说还有许多品相完好的其他中小战舰,价值比“欧米伽-2”零散的遗迹残骸要高的多。

    最后,他又将焦点移动至“机械研究所”,因为同步了星际1时代的科技。里面一共有4个升级项,资源耗费均为2000水晶2000瓦斯,分别为“圣甲虫威力升级”-顾名思义,增加圣甲虫的爆炸威力;“金甲虫容量升级”-增加金甲虫携带圣甲虫的数量,不过系统并未介绍具体增加值;“重力驱动器”-一个优化升级项目,用于提升1代神族运输机与2代传输棱镜的移动速度;“加长热能射线枪”-提高巨像射程;

    依次将4个项目加入升级队列,资源数值降低至1054345,154514。

    艾玛传来消息,对灵能火焰内蕴含的有用数据已经采集完毕。全部存入星轨指挥中心的数据库中。

    经过“她”的讲述,唐方得知“格里兰”安然无恙并非因为那里不是战场中心,只是因为早已弃置不用。

    “格里兰”上的设施及小行星上那座“阿什托兰多”大殿的建造时间早于戴森球系统,它们仅仅是伊普西龙人建造戴森球系统时期的前线补给点,更让他惊怖的是,原来的“伽马-3”恒星系统并非只有“格里兰”这1颗行星,还有其它9颗……但是都已被伊普西龙人拆掉用来建造戴森球。

    唐方已经不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果白岳在这里的话。肯定会吐槽这些家伙大逆不道,因为脑残哲学家认为“人定胜天”这个词根本就是放屁。人要“顺天”而不是“胜天”,伊普西龙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敢随随便便把一颗星球毁灭,怎么着,现在被搞得种族灭绝了吧。

    其实他本身也觉得伊普西龙人做的有些过分,如果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么庞大的戴森球,能源可谓用之不竭,环保、干净、低碳,实在是一个用来生活的好地方。

    10k万公里半径的人工天体,能用来安置多少人啊!

    可是在伊普西龙人手中。它不过就是一个能源工厂,娜美星地下零素同位素精炼厂的升级版本。当然,这样评价或许有失偏颇,戴森球内不光有零素同位素精炼线,还有其他诸如钛、钢、钯、铂等金属的冶炼、铸造车间。

    艾玛获取的可用资料几乎囊括了伊普西龙人的整个精炼工业体系的内容,还包括戴森云、戴森泡等衍生工艺,及近乎无损的太阳能转化技术。

    不过令他郁闷的是,整个戴森球系统可用数据库网络对于当初“失落之战”的记录寥寥无几,只有一些零碎的战舰对轰画面,艾玛解释说那是因为伊普西龙人的敌人将戴森球打破后,ai为避免中枢控制系统遭受emp、磁耦合等电子风暴的冲击瘫痪,从而导致位移补偿系统失衡,最终危及戴森球本身,自动转入保守运行模式,以灵能火焰为中枢节点,各自管理相应区域,侧重于监控系统所受外力,通过外壁的推进器组进行受力调整,以维持戴森球的稳定运行。

    仔细想想,其实除去解锁“机械研究所”这一大好处,那些资料的价值更高。根据艾玛的分析,考虑到人类科技水平、“迪拉尔”的太空环境、物质消耗、建造周期等问题,且不提戴森球,就算在‘迪拉尔’外围建设戴森云、戴森泡都很困难,不过可以再退一步,构造一种围绕恒星运转的绳索网络,类似科幻小说《环形世界》中的太空设施,一方面用来定居,另一方面收集太阳能,并利用获取的伊普西龙科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