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于198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活是生活,电影是电影!(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剧本现成的,主演演员都选好了,等奥斯卡之后,我就开拍!”

    “奥斯卡…”

    “许辉,你有多大把握?”

    “…五成吧!其实也是误打误撞,一开始是奔着戛纳去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戛纳没戏,反倒是美国还挺受欢迎!”

    这是实话。

    按照许辉原本的计划,根本没准备指望《天堂电影院》在颁奖季有所斩获。

    还有,工会奖马上开始,许辉还得飞回美国准备。

    “这要是拿了奥斯卡,你可就是大导演了!还拍喜剧?”

    “…什么大导演,我就是一电影人。”许辉很客气的摆了摆手:“喜剧,当然要接着拍,我的拍片计划都订好了。”

    “喜剧电影,尤其是都市喜剧还是挺有搞头的,现在的市场摆在这,你们看啊,每年的票房这么高,但是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都是喜剧电影!”

    冯晓刚很喜欢聊票房,说到这,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们公司那部《夏洛特烦恼》马上就15亿了吧?好家伙,直接把我的《私人订制》挤得没了排片!”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脸上带着一丝不自然的表情。

    《夏洛特》的导演是麻花的两个话剧导演,毫无名气可言,即使有着辉文的加持,上映前三天的平均排片量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八,排片量比不上《私人订制》…

    当然之后的排片量一路飞涨,最高峰是百分四十六的排片量…

    属于典型的口碑赢得市场!

    “我说句心里话,冯导,您别生气…”许辉认真看了眼冯晓刚:“开心麻花那帮人做电影针对的就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好是主流的观影群体,《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没有情怀,不谈政治,但就是抓住了观众的笑点!”

    “那你觉得《私人订制》怎么样?”

    《私人订制》怎么样?

    从导演的角度,冯晓刚试探了关于审查对现实的批判性的底线。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