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放下了最后一丝侥幸,而觊觎首相这个位子的人则是无不屏住了呼吸。
然而,皇帝却没有如大家所愿,立时公布首相的人选,而是在唏嘘不已的同时,又抛出了另一个重磅消息。
“赵爱卿虽说要回乡守制,却依旧心系大吴,因此早就向朕举荐了兵部尚书叶卿为相。朕也一贯嘉赏叶卿的烈胆忠心,再加上政事堂之前因裴卿不在,不得已之下,越卿一人日夜操劳,终究不好。所以,叶卿即日入政事堂,也免得政事堂因缺少人手,只有越卿挑大梁。”
裴旭听皇帝这口气,就知道自己如果再不做出点补救,当叶广汉入政事堂之后,之前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压下来,只怕就要靠边站了。
和那些清贵的翰林学士一样,他也隐约算到了,赵青崖会推荐平素往来并不算非常多的兵部尚书叶广汉,而对方虽说看上去和越太昌多年不和,可并没有实质性的冲突,而且之前赵青崖和叶广汉联袂夜访越家,他也嗅到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因此,趁着四周围暂时一片寂静,仿佛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消息,就连叶广汉看上去也有些措手不及,就不知道是没料到皇帝会在这个场合宣布,又或者是姑且做个样子,裴旭当机立断,第一个站了出来。
“叶大人素来精忠体国,确实是弥补政事堂缺口的最好人选。”他先是大赞了叶广汉一句,旋即就突然来了个转折,“但是,越相也好,叶大人也好,年纪也都老大不小了,臣以为,政事堂并不是一直以来就定例是三人,特殊时期,加一人也未尝不可。”
谁都知道裴旭之前是一心一意想把越老太爷拉下来,夺下首相的位子,此时此刻明显算计落空之际,却竟是一反常态,还要往政事堂中塞人,也不知道多少官员大为意外,纷纷暗自计算裴旭一党之中,还有什么人够格当宰相。
然而,还不等他们想出个子丑寅卯,裴旭就已经高声提出了人选:“臣举荐,刑部尚书余建中!”
余建中是谁?那就是金陵四公子之一余长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