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助人为乐(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才是你所说的主粮。我们寻常吃的主粮。才是那些佃户的上好副食。”

    刘老道听得目瞪口呆:“这……这些人,竟真至于如此?”

    “你觉得他们苦?还这是好的,是在渭城、是在渭城附近——庆国第一城啊。更偏远些的你想不到,我却能想象得到。”不知不觉李云心已经和他沿路走出好远,身后的渭城都快变成青色的影子了,“不过不怪你。就算是我那个时……嗯,别的有些地方,你同一个人说有官员每月两千枚大钱——合一两银的收入、还会有大把不知世情的人跳出来讥讽你才‘不知世情’——怎么可能有人收入那么低——却不晓得他们生活的那个城市、地区,可并不能代表全世界。”

    李云心起了谈性。滔滔不绝。但刘老道听得目瞪口呆。一则因为不晓得心哥儿关心这些做什么——他看起来可不像忧国忧民的人。二则是感叹……心哥儿竟然真会用心去了解这些、且这样详细。他一个神仙似的人物,竟不怕辱没了自己的身份。

    等李云心顿了顿。也转头往身后瞥一眼,刘老道才得空问:“心哥儿所说的这些……我从前都不知晓。可叹心哥儿你这样的人物都比我更清楚些。只是……打算做什么?心哥儿先前去了于府。是打算……为那些百姓讨些好处吗?”

    “想多了。我可管不了他们——自古变法没有好下场,我可不趟这浑水。何况我说这些。也不是因为什么民间疾苦——只是让你明白,豆种的重要性。”

    李云心停下脚步。他们先前拐上了一条岔路,如今几已看不见渭城高大的城墙了。倒是西边隐隐约约有些村庄的轮廓。但房舍低矮,远谈不上漂亮。

    那是因为那村庄之后便是野原山。

    凌空子与白云心争斗。一条野原山洗悉数被焚毁了。虽说如今山上重冒了草芽出来,然而树木却是需要十几、几十年的时间来重新生长的。

    而没了树木——原本山中那些飞禽走兽几乎尽数被杀死、击死,大概之后十几年,这一条山都会是一座荒山了。

    山下,村庄旁,还有着大片的田地。田中生着些不知名的作物,但远没有渭城附近的沃野那样辽阔、丰美。

    李云心便同刘老道停在这田埂上。他们脚下有一条水渠,很浅。渠中多是淤泥。只有一点可怜的浑水洼。渠边路旁的青草也无精打采、蔫蔫地耷拉着叶子。

    李云心便用折扇往远处一划,将这些田地都拢起来:“这些田,现在长的是黄蒿。你看已经枯了。过几天点一把火,将这些黄蒿都烧了、然后就开始犁地。犁地三四天之后……你猜猜要做什么?”

    刘老道接口:“播豆种。”

    “嗯。播豆种。”李云心叹息,“但是还要等天时。倘若能下一场大雨、将这土地浇透了,这就意味着十有*是一个丰年。尤其今年——”

    “林子被烧了。他们采不了野菜、打不到野味。更没法儿砍柴去渭城卖柴火——想不饿死人,只能靠这一次豆种。”

    “你也看到了灌渠。都是这样子的水渠——已经是村庄里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官府也兴水利,但是兴在哪里?兴在渭城外那些豪门世家的田里。”

    “说一件事,你说好不好笑——”李云心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小村庄,“渭城紧邻渭水。渭水边还有个洞庭。这片田、这些田,距离渭水不过十几里,但是……缺水。”

    “因为田渠那边是豪门世家的田地。他们开源放水灌溉了。这边才能接到从上游流下来的一点水。其实渭水缺水吗?不缺。为什么不多进水?世家说怕多进了水浸坏秧苗。实际上是——这些人靠着自己的田地吃饱了,谁还有心思去打理他们的田、贪图那些油渣豆饼?”

    之前刘老道听了他的话,倒是有一般的心思感慨心哥儿“怎么会知道这些”。到这时候虽然这样感觉更加强烈了,但同时也有另一种情绪油然而生——

    这些人活得当真是不容易。

    见他这么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李云心摊手微微摇头:“你吃惊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吃惊就对了。渭城里的读书人能知道这么多、能想要知道这么多的也没几个。不过我呢,是从前读的书多、看的事情多。”

    “所以说这些农户,灌渠不是很能指望得上。”

    “往年也指望不上,收成不会好,但是还有山。靠山吃山。野菜野味总能填填肚子。”

    “而且这庆国啊……在内陆。照理说这么大的一块大陆。唉,这么大……到了庆国这地方。应该相当干旱了。但是就靠着纵横交错的内陆水系、还有——”李云心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