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不惜。
但是少年让他父亲失望了。
他没有兵道天赋!
无论他看再多的兵书,那些谋略在他脑海里,依然是一盘散沙的死字,更没有什么灵犀突来的见解,而少年也知道,自己出身贫寒,在大汉末这个只讲出身不论实力的乱世中,想要成为千军万马的统率是何其困难。
只有一种方法:起军伍。
对兵道没有天赋,亦不算绝境,少年对楚汉之争那段历史极为熟稔,楚汉的猛将之中,有韩信、英布、彭越这等兵道无双之人,亦有樊哙等勇夫之流。
当武夫拥有绝对的战力后,亦可沙场驰骋快意兵锋。
少年于是学武。
然而没有名师指点,少年知道仅靠自学,绝对无法完成心中的夙愿,于是少年背井离乡寻良师,风餐雨宿颠沛流离之中,少年拜访了无数名师。
无一人愿收其为徒。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少年几乎要放弃梦想,准备回老家的时候,遇见了一位老人,一位很普通的老人,和那位老人一起结伴同行了半个月。
也许是少年初心打动了老人。
在分别之时,那位老人为少年指出了明灯:去并州找李彦。
其后,少年和老人分道扬镳。
少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并州,找到李彦,而李彦也在等少年,当少年达到李府后,李彦带少年去见了一个人,一个誉满天下的人。
那个人是李彦的结义兄弟。
那个人就是为少年指点明灯的老人,那个老人姓童,叫童渊!
适时的童渊,有关门弟子两人,皆在天下闯出了赫赫威名,一人是北地枪王张绣,一人是西川名将张任!
少年跟着童渊学武,童渊却只教少年学剑。
少年学成归去时,有个喜欢穿白衣来自常山的赵姓年轻人登门求艺,师父童渊便教导这位赵姓年轻人学枪。
银枪。
少年并不知道,和自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