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长衣的自信,黑衣文人视若罔闻,最终拿起两颗:“赵祯加上李汝鱼,算两个。”
赵长衣点点头,“但是有一点,赵祯还小,等他长大有了君王之势,这天下乱世早已终结,而且那时候的李汝鱼,又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王琨或者岳平川?”
黑衣文人点头,“确存在此种情况的可能,但李汝鱼不会是第二个王琨或岳平川,而是第二个王琨加岳平川,这是赵室目前最担心的未来局面。”
黑衣文人没说的是,其实结合这几年女帝对李汝鱼的栽培,只怕等女帝去看世界之外的世界后,李汝鱼甚至会取赵祯而代之。
毕竟李汝鱼现在已经是天策军统制,而他只是个十七岁的青年而已。
当然,也存在一种可能。
李汝鱼也会去看世界之外的世界,那样的话,天下交给赵祯再妥当不过。
赵长衣想起李汝鱼,就觉得万分头疼,早知晓当年在扇面村就应该杀了他,也不至于出现他这个自己无法掌控的变数,旋即又不解问道,“那岳单?”
黑衣文人摇头,“自任红婵南下到了建康,岳单已经没了争夺天下的底气,这无关实力,而是岳单的心境,就只能为王,而不能为帝。”
为帝者,岂会弱于人。
赵长衣无比赞同,“那女帝?”
黑衣文人起身,显然不愿意同赵长衣探讨关于女帝的问题,青衣唐诗慌不迭过来搀扶先生,走向书房时,黑衣文人回首,“可以命令李平阳等人按兵不动。”
赵长衣点头,“倒是可以,但卢升象和田顺……”
黑衣文人嗯了一声,“卢升象要防止大理,田顺不够魄力,所以无论怎么看,只要西军不出动出兵,天策、太平两支禁军,也会按兵不动。”
直到北方镇北军和北蛮铁骑的战事落幕。
也存在变数。
如果镇北军被北蛮铁骑摧枯拉朽大败,那么寿州的扶摇大军就要顶上,昌州一带的天策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