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皇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朝堂发难!(四)(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造者,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番话来,是真正的掷地有声,拥有非凡的分量。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在怛罗斯事件中的观点,同样也是为相几十载,说出来的治理心得,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否定九公,就等于否定大唐的盛世,以及现在的太平。

    一时间,整个大殿里死寂无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思忖的神色,就连颜文彰和郑成礼、周太钦等人也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太好了。”

    廊柱下,宋王长长的松了口气。九公居然会离开四方馆,在这个时候赶到,就连他都没有料到。太师是两朝老臣,地位极重,就连他这个亲王在太师面前说话,份量也是不够。如果不是九公,恐怕怛罗斯的事情就要尘埃落定,真的撤兵了。

    大唐在西域的经营,将要彻底的毁于一旦。大食、乌斯藏、西突厥三方会盟,之前的辛苦将要毁于一旦,祸患从此无穷无尽。

    “该死的老东西,坏我好事!”

    此时最气恼的莫过于齐王了,他咬牙切齿,神色愤恨无比。本来以为这次借助文臣的力量,可以彻底的压制宋王、王家一脉,没想到一个九公,立即令他功败垂成。而大殿上的太师詹仲谧,脸色早已难看无比。

    “九龄,别忘了,你可是文臣一脉!!”

    詹仲谧终于忍不住提醒道。

    整个大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文武之争,最后的转折居然不是来自于武道,而是文道,这是詹仲谧万万没有想到的。

    “呵呵,这么多年了,当年在老师那里,仲谧就是如此,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依旧拘泥于文武之见?在九龄的心中,没有文武之别,只有家国一体。所有的一切都以大唐和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怛罗斯的事情,唯有求战,方能得和,而如果求和,唯有战乱而已。这也是九龄支持驰援西北的原因!”

    说到最后一句,九公的声音掷地有声,神情也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心中无文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